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头位单胎剖宫产术中使用双叶小产钳21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我院近4年在21例剖宫产术中使用双叶小产钳,回顾性分析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00年12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剖宫产产妇1783例,术中使用双叶小产钳21例,产妇年龄:23~42岁。第一次剖宫产15例,第二次剖宫产6例。第一次剖宫产15例中4例为过度肥胖。...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近4年在21例剖宫产术中使用双叶小产钳,回顾性分析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2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剖宫产产妇1783例,术中使用双叶小产钳21例,产妇年龄:23~42岁;第一次剖宫产15例,第二次剖宫产6例。第一次剖宫产15例中4例为过度肥胖。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9例,再次剖宫产6例,头盆不称6例。腹部横切口18例,腹部纵切口3例。新生儿体重:3510~4610g。

  1.2  使用双叶小产钳的原因  因胎儿较大,脐带缠绕、过短,头盆不称引起胎头高浮手娩失败5例,因产妇过度肥胖手娩失败4例,因再次剖宫产子宫瘢痕坚硬无弹性,为避免子宫下段严重撕裂使用双叶小产钳6例,因产程延长、产瘤形成手娩失败3例,麻醉效果差使用双叶小产钳2例。

  1.3  方法  与经阴道分娩使用双叶产钳方法相类似,产钳用力向产妇足部方向。

  2  结果

  1783例中21例因手娩胎头失败,改用小产钳均成功,占1.18%,横切口18例占85.71%,纵切口3例占14.29%,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均正常,无一例窒息死亡,无一例产妇子宫下段严重撕裂。

  3  讨论

  3.1  手娩胎头失败的原因  本文21例使用小产钳娩出胎头病例中18例为腹壁横切口,其中4例因过度肥胖发生皮肤切口梗阻而手娩胎头失败[1]。21例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因胎儿胎头较大、脐带缠绕、过短、头盆不称产生子宫切口梗阻或因子宫切口位置选择不当(子宫切口位置过高或过低),均可产生子宫切口梗阻。本文5例胎头高浮。胎头嵌入过深形成产瘤,加之子宫切口位置不当是手娩失败的一个常见原因,有3例。本文有6例为再次剖宫产,第一次子宫切口的旧瘢坚硬、弹性差,强行手取会造成严重子宫下段撕裂,甚至可造成子宫切除,故改为双叶小产钳娩头。麻醉使肌松效果差也是手娩胎头失败的一个原因,本文2例。

  3.2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耗时与新生儿Apgar评分  对于剖宫产术中以慢速取胎头好还是快速取胎头好意见不一,有资料报道新生儿Apgar评分与娩头耗时成负相关[2],我院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剖宫术中取头耗时与新生儿Apgar评分成负相关,取头耗时越长新生儿Apgar评分越低,其原因为切开子宫后外界空气及术者娩出胎儿均对胎儿有刺激,可引起胎儿呼吸,时间越长吸入的羊水越多,大量羊水吸入呼吸道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另外,反复地取胎儿,操作时间延长可压迫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减少子宫胎盘血液灌注,均使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导致新生儿窒息。使用双叶小产钳缩短了娩出胎儿的时间,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

  3.3  剖宫产使用双叶小产钳的优点  剖宫产产钳分双叶、单叶产钳,单叶产钳一般是滑在胎儿面颏和子宫壁之间,直至产钳滑到其头弯位于胎头的一侧后,将胎头撬出,单叶产钳可引起产妇膀胱破裂,使用双叶小产钳具备牵引胎头的作用,故其适用范围更广,成功率更高,对胎儿、母体损伤最小,不会造成新生儿智能障碍。本文胎儿宫内窘迫9例新生儿Apgar评分均正常、良好。通过对本文剖宫产术中使用双叶小产钳21例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剖宫产术前应准备好双叶小产钳,术前应考虑到术中可能出现取头困难的病例,就应使用双叶小产钳取头、娩出胎儿,这样可避免因反复取头困难而造成新生儿窒息甚至严重的并发症,或子宫下段严重撕裂及子宫的切除。

  总之,双叶小产钳薄、小、占据面积小、能够牵引胎头,具有快速、安全、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损伤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鹏,高楠.现代实用剖腹产术与产钳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26.

  2  严海燕.剖宫产术中使用小产钳66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380.

  (编辑:魏  冉)

  作者单位: 014030 内蒙古包头,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作者: 于翠花,赵洁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