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9期

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pdf)[摘要]目的研究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探讨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36例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的表达,并结合......

点击显示 收起

     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df) 

    [摘要]  目的  研究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探讨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36例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Survivin在宫内膜癌标本中阳性率为72.2%;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标本中阳性率为65.0%;在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阳性率为30.0%。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织(P<0.01)。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过表达与组织分级相关,低分化组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织(P<0.05)。结论  Survivin高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Survivin;免疫组织化学

    Survivin基因是新近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研究发现Survivin在几乎所有的人类恶性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不表达。由于Survivin的这一特性使靶向Survivin的肿瘤基因治疗成为可能。因此研究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对于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及其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具有潜在的价值。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提供形态和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2005年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石蜡包埋标本共36例,患者年龄37~77岁,平均56岁。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样癌36例,组织学分级高分化19例,中分化11例,低分化6例。分期采用FIGO2000年提出的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Ⅰ期33例,Ⅱ期3例,Ⅲ~Ⅳ期0例;I期33例中,术后病理确定无肌层浸润19例,浅肌层浸润11例,深肌层浸润3例。同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刮标本20例,轻度不典型增生3例,中度不典型增生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0例。同期行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子宫内膜标本10例。

    1.2  试剂  鼠抗人p27单克隆抗体、即用型快速免疫组化MaxvisionTM试剂盒及其他免疫组化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3  检测方法  即用型快速免疫组化Maxvision试剂盒是根据聚合物技术把过氧化物酶与抗鼠或(和)抗兔IgG分子结合在多聚物上形成多聚物分子的高度敏感性染色方法。

    1.4  步骤  按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操作。

    1.5  结果判定  以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细颗粒为阳性,采用双盲法计数1000个癌细胞,按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并参考着色强度确定:无明显阳性细胞为阴性(-),阳性细胞数≤25%为弱阳性(+),阳性细胞数25%~50%为中度阳性(++),阳性细胞数>50%为强阳性。

    1.6  统计学方法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规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Survivin在胞浆和胞核中均有表达,以胞核为主。Survivin在36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阳性表达26例,阳性率为72.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标本中13例阳性,阳性率为65.0%;正常子宫内膜组10例中3例阳性,阳性率为30.0%。子宫内膜癌组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过表达与组织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见表1、2)。

    表明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表达水平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织。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过表达与组织分级呈正相关,即低分化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织。由此得出Survivin同p27一样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表1  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关系表2  Survivin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注:子宫内膜癌组与不典型增生组P=0.274;子宫内膜癌组与正常内膜组P=0.004;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P=0.075

    3  讨论

    Survivin基因与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PR-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高度互补,位于染色体17q25的同一基因族。Survivin是IAP家族中分子量最小的,编码相对分子量为16500含14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Survivin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M期[1]。Survivin主要分布于胚胎及分化未成熟的组织,包括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结、脾、胰、肾、骨骼肌、肝、肺、脑以及心脏组织中均无表达,而大多数常见恶性肿瘤组织内表达水平升高。本研究亦发现Survivin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65.0%、66.7%。

    Survivin与子宫内膜癌的研究刚刚起步,而现有的结果又存在很大不同,这可能与子宫内膜细胞多样性而同时又受多种激素影响,致使子宫内膜细胞的复杂,同时,对于阳性结果的诊断标准存在差异,因此,不同患者的标本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本研究发现,Surviv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65.0%、66.7%,且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说明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而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鉴别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辅助指标。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存在过表达现象,而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非常有限,与文献报道相符[2]。Survivin与手术病理分期及肌层浸润无明显相关,在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过表达与组织分级差异有显著性,表明Survivin的过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分析:由于在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病例绝大多数为I期,可能对结果有一定影响。

    Survivin表达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Survivin在胚胎组织中规律性表达,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分化,在成人癌组织中Survivin对细胞增殖,癌细胞分裂以及对癌细胞周期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可能对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癌细胞的演进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发现在子宫内膜癌中随组织分级增加Survivin过表达率增加,说明Survivin的过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演进和恶性程度相关,Survivin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Miller KL.An exegesis of IAPs: salvation and surprises from BIR motifs.Trends in Cell Biology,1999,323-328.

    2  沈铿,郎景和.妇科肿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64.

    作者单位: 1 150036 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妇产科

    2 黑龙江勃利,勃利县杏树乡医院

    3 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省和平医院妇产科

  (编辑:田  雨)

作者: 孙莹,袁翠霞,赵宇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