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5期

125I放射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我院泌尿外科自2002年6月~2005年12月应用微创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前列腺癌患者30例,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核放射知识的讲解,合理用药的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留置导尿的情况,前列腺癌术后生存质量干预针对性指导和帮助,结果颇为满意。[关键词]125I放射粒子......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我院泌尿外科自2002年6月~2005年12月应用微创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前列腺癌患者30例,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核放射知识的讲解,合理用药的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留置导尿的情况,前列腺癌术后生存质量干预针对性指导和帮助,结果颇为满意。

    [关键词]  125I放射粒子;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等国,其发病率高居男性肿瘤疾病的第二位[1]。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也有增长趋势。据统计,前列腺癌在我国每10万男性人口的发病率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0.48上升到90年代的2.40。我院泌尿外科2002年6月~2005年12月应用微创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前列腺癌患者30例,结果颇为满意,现将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年龄58~81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24例,排尿后疼痛伴有血尿12例,除以上症状还伴有一侧髋关节疼痛者1例,双侧胸背疼痛者2例在其他医院明确诊断,并作睾丸切除加内分泌治疗3例。经肛指检查(DRE),3例可疑结节,27例明确结节,且为多发性结节而且质地坚硬。直肠法B超(TRUS)提示前列腺结节形态不规则,CT检查23例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7例患者CT上的表现为前列腺光滑的边缘变为不规则的突出。前列腺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报告均明确诊断为前列腺腺癌。

    1.2  治疗原理与方法  125I放射粒子是一种低能γ射线放射源,平均能量31.4keV/10 mm3,它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射线的同时,也通过电子俘获(EC)和内转换(IC)产生俄歇电子,俄歇电子是低能电子,其能量<1keV,组织内最大射程Rmax=60 nm,平均射程Reve=20 nm,半衰期T1/2=60.2天。俄歇电子与分子的作用结果是导致分子出现断裂点,DNA分子破坏超过其修复能力时,细胞DNA复制终止,进而导致细胞死亡。由于其能量低,即便是局部高剂量也比外照射给予膀胱的剂量低,本组病例无发生尿失禁及放射性膀胱炎。本组30例患者均经三维立体定向计划系统(TPS)精确计算,制定植入125I放射粒子数(22~48粒,平均36粒)后,采用骶麻,取膀胱截石位,臀部垫高10 cm,常规消毒铺巾。在经直肠B超引导下,应用微创于会阴部经皮穿刺将125I放射粒子逐层植入前列腺肿瘤组织内。

    1.3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无一例发生意外,除2例术中出现少量出血,经对症处理予以留置导尿3天后出血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排尿通畅,尤其是2例姑息治疗组的患者骨关节疼痛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术前1周护士应该和患者进行对话,对癌症的恐惧和焦虑进行必要的情绪稳定,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治疗前护士应该再次向患者详细介绍要求和注意事项。尽管125I放射粒子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在国外已经有10年多的历史,但是我国的患者对其并不了解。125I放射粒子是一种低能γ射线放射源,平均能量31.4keV/10 mm3,有效杀灭癌组织的体积仅1.5 cm3,辐射距离1 m以内。植入前列腺后能对肿瘤组织起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组织辐射损伤和对操作人员辐射危害小,操作方便。所以在治疗前,护士应该配合泌尿外科医生详细地向患者作说服和指导工作。针对心理问题作好解释工作,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当患者进行125I放射粒子治疗时,他们已经十分熟悉这一治疗需要多少环节和多少医护人员参与。患者发现这一技术通常是通过患者之间的交流或互联网。前列腺癌患者最主要的担心就是术后的生存质量,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手术,并同时取得家属的积极协作。

    2.1.2  饮食限制  护士嘱患者手术前24 h进流食,手术前3 h可以进水,根据麻醉的要求进行调整。

    2.1.3  药物  术前2周患者停服非激素类抗生素药物和抗凝剂(包括阿司匹林)。一般手术当天早晨,患者可以服用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高血压和心脏病药物)。这些要求护士在手术前一定要强调。

    2.1.4  肠道排空  手术前一天下午4点,患者饮用200 ml枸橼酸镁,手术当天早晨再次使用灌肠剂1次。

    2.1.5  术前的常规护理  皮肤准备、沐浴、正确记录生命体征、体重、备齐各项化学检验检查报告单。

    2.2  术后护理

    2.2.1  环保的护理  125I放射粒子是核素,尽管它的辐射距离短,但是对他的防护要求是严格的。护士要做好床旁交接班工作,观察留置导尿的颜色和尿中是否有凝块,特别是术后有出血的患者,利用Geiger计数仪扫描患者、膀胱冲洗系统和病床,如果发现125I放射粒子,用镊子夹放入铅罐中,送核医学科处理。我院30例病案中未发现1例粒子遗漏。由于125I放射粒子释放较低能量的射线,且衰减迅速[2],因此对周围人的损伤作用很小。

    2.2.2  心理护理  前列腺癌的患者大多为老年男性患者,长期受到尿液淋漓不尽的困扰,以及对癌症的恐惧,心情较为悲伤,因此希望通过新的手术方法125I放射粒子植入来提高生存质量,往往会产生术后要立竿见影的情绪,作为护理人员要时刻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疾病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

    2.2.3  告知家属  患者在治疗后的所有程序完成之后,可以和家属团聚,鼓励患者进水和流食,以维持机体能量的需要和水电解质的平衡。2个月后,可以进行性生活,但需带避孕套,125I放射粒子进入精液非常罕见。

    2.2.4  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由于射线的作用,副作用不是不常见,但是从一个患者到另一个患者的变化的确非常大。副作用通常和穿刺部位有关,如排尿困难、排便困难和性功能减退或丧失等,但这些都是短期的。患者的生存质量将随时间的延长有进一步的提高。

    2.2.5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室度适宜,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

    3  讨论

    在我国,125I放射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是一门新的学科,在治疗癌症领域属前沿科学。以往,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根治性前列腺摘除+淋巴结清扫,双侧睾丸切除+内分泌治疗,外照射放疗(EBRT)等。这些方法的疗效虽然得到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认可,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巨大创伤和精神、心理上的痛苦[3]。而125I放射粒子植入前列腺组织间隙治疗前列腺癌,使患者减少了手术的痛苦,给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以病人为中心”,护理职业特有的严谨、周到、细致、完美的工作作风和以人为本的呵护关怀充分展示了护士多重角色的功能,扩大了护理范畴。随着核医学在临床上的运用和推广这对护理工作者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没有一定的核医学知识,很难做好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仪器的使用,学习专科护理知识以及技术,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多元化的最佳护理。

    [参考文献]

    1  郭应禄.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3,160-161,243-244.

    2  王俊杰.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07-208.

    3  沈金贵.125I放射微粒微创植入治疗前列腺癌.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21):1925-1926.

    作者单位: 200237 上海,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

   (编辑:夏  琳)

作者: 王俭,王颖珏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