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3期

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的护理,总结与分享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87例川崎病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护理与观察过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87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可以预防冠状动脉损害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的护理,总结与分享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87例川崎病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护理与观察过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87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可以预防冠状动脉损害及减轻其损害程度。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速度是护理的关键,同时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重视远期随访,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  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护理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临床主要以急性发热、皮疹、双眼结膜充血、手足皮肤硬性肿胀、淋巴结肿大和心血管系统的表现。病变可累及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侵犯全身各个系统,其中最严重的是冠状动脉病变[1]。我科2002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87例川崎病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及4年随访,无一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7例患儿均为2002年1月~2006年5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1]。男66例,女21例,年龄6个月~5岁,57例小于3岁。平均住院天数13.5天,均以急性发热起病,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81例,口唇干裂、手足皮肤硬性肿胀46例,双眼结膜充血伴杨梅舌36例,有心血管系统表现7例(入院时已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单侧冠状动脉扩张)。

    1.2  方法  本组病例入院确诊后即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52例采用2 g/(kg·d)×1疗法;35例采用1 g/(kg·d)×2疗法。结合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疗效判断  本组患儿经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1.5~3天后体温全部正常,其中1.5天后体温正常38例,2天后体温正常40例,3天后体温正常9例;3~7天后皮肤和黏膜损害恢复正常,各项免疫指标恢复正常;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无扩张(7例入院时已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患儿经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扩张较入院时无加重,无发生冠状动脉瘤)。

    2  结果

    本组患儿全部痊愈出院。其中7例入院时已发现ACD(冠状动脉扩张)患儿出院后经随访证实ACD于8个月~1年后消失。

    3  护理

    3.1  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护理  丙种球蛋白为血制品,容易被污染,在准备和输注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因丙种球蛋白价格较贵,排气过程中应避免浪费,输注前先用NS排除管中空气,滴毕用NS冲管;滴注过快易诱发心力衰竭,应根据年龄选择滴速,开始时滴速宜慢,10~15滴/min,15 min后如无不良反应可加快滴速,但最快不超过60滴/min[2],如出现心动过速、胸闷、出汗、恶心等症状,应暂停或减慢滴速,待症状消失后再缓慢滴注,调整至患儿能耐受的速度,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非那根、地塞米松等;告知家属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患儿9个月内不宜做麻腮风等预防接种[3]。

    3.2  发热护理  发热是川崎病最常见的症状,高热时应注意患儿神志变化及神经系统表现,防止发生高热惊厥,每2~4 h监测患儿体温1次,必要时随时监测,体温超过38.5 ℃时采用冰枕、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必要时采用药物降温,评估患儿的体液状态,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3.3  皮肤护理  观察皮肤黏膜的改变,评估皮肤黏膜受损程度。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搔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当出现膜状脱皮时,告知患儿及家属不要人为撕拉,以免损伤皮肤的完整性,造成出血或继发感染。

    3.4  口腔及眼部护理  每天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指导患儿餐前餐后漱口,口唇皲裂用消毒石蜡油涂抹,护理时动作轻柔;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指导患儿勿揉眼睛,必要时遵医嘱予0.3%氧氟沙星眼液滴眼,预防继发感染。

    3.5  心血管系统护理  川崎病患儿约30%可有心脏损害,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梗死及冠状动脉瘤等[4]。急性期患儿卧床休息,每2 h监测患儿心率、心律变化,发现心音低钝或收缩期杂音或心率增快,应疑有心脏损害,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遵医嘱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电监护。

    3.6  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重视远期随访  向家属及年长儿讲解本病的特点及病程,治疗效果及预后,使家属和患儿消除焦虑情绪,配合治疗。重视患儿的感受与需求,及时安慰患儿,给予情感支持。告知家属患儿出院后坚持服药与随访的重要性,患儿出院后应每3~6个月作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导患儿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本病患儿须随访6个月~1年,有ACD者须长期随访,至少每半年做1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直至ACD消失。

    4  小结

 川崎病是小儿时期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其病变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尤其是冠状动脉,可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狭窄、动脉瘤、血栓栓塞导致心肌梗死而死亡。如果发病后未经有效治疗,约有15%~25%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3];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据推测可能因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中和体内游离致病原的特殊成分超抗原,减轻了血管壁的进一步损伤而防止冠状动脉损害,减轻免疫复合物的反应而起降温作用的[3]。本组资料提示:早期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可预防冠状动脉损害或减轻其损害程度,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慕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8.

2 雷家英,姚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地塞米松治疗急性ITP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护理学杂志,2001,16:720-721.

3 邓义芳,彭显亮.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20例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265-266.

4 周琴.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护理.江苏医药,2006,32(11):1097.


(本文编辑:卢建平)


作者单位:528000 广东佛山,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作者: 吴晖,孔慕贤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