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7期

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气管插管术是建立通畅呼吸道的简捷有效的方法,除全身麻醉外,在危重患者抢救,特别是在复苏患者控制气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不符合拔管指征,自行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不慎脱落,称为意外拔脱管,这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关键词】意外拔脱管原因护理措施......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通畅呼吸道的简捷有效的方法,除全身麻醉外,在危重患者抢救,特别是在复苏患者控制气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不符合拔管指征,自行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不慎脱落,称为意外拔脱管,这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

【关键词】  意外拔脱管 原因 护理措施

      1  造成患者意外拔脱管的原因

    造成患者意外拔脱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缺乏有效的约束  (1)约束带绑的过松、位置过高,患者可以自行解开。(2)患者的双手未包裹。

    1.2  舒适的改变  (1)内源性的因素:活动受限、人机对抗、口干口渴、痰分泌物过多、疲劳、噩梦、睡眠障碍等均可造成患者不适。(2)外源性因素:吸痰、物理约束、抽血、不关灯、多人睡眠互相干扰、噪声、不能说话缺乏信息,医护的服务和探视制度等亦可造成患者不适。

    1.3  缺乏有效的沟通  (1)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进行语言交流,其需求得不到满足,加重了焦虑不安的情绪。(2)当身体出现不适,而护理人员又不在床旁监护时,患者表现急躁的神情,不断扭动躯体,想通过吐管、拔管以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

    1.4  缺乏有效的镇静  (1)气管插管后鼻腔或口腔异物、导管对咽喉壁黏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失音使护患交流障碍。(2)患者意识不清、烦躁、躁动,以上诸多因素是患者难以接受和耐受气管插管,如不予以持续镇静可导致自行拔管。

    1.5  缺乏有效的固定  (1)油渍、汗渍可使胶布黏性减弱;(2)剧烈咳嗽,吸痰过程中固定不牢也可使插管脱落。

    1.6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巡视不够。

    1.7  意外拔管的高危时期  (1)大脑皮质在夜间一般处于抑制状态,中枢神经敏感性降低。(2)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故夜间患者睡眠时易出现神志恍惚、乱动现象,容易发生意外。

    2  护理对策

    2.1  加强有效的约束  (1)清醒且烦躁者,有拔管倾向时用约束带固定四肢并加手套固定。约束患者时手腕的松紧度要适宜,以能容纳下一指为宜。要经常检查约束带有无松散。(2)约束带放置位置不能离头面部太近,不要轻易相信患者而解除约束带。

    2.2  加强有效的交流  (1)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让其了解插管的过程、目的、必要性、引起不适和不能说话的原因,了解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性。(2)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介绍ICU的环境及监护情况,告知入住期间会有专人24 h 守护,不必担心因插管不能说话而带来的交流障碍。我院还专门准备了写字板,以解决患者不能说话而带来的不便。

    2.3  加强有效镇静  (1)长期留置气管插管患者,若神志清醒且烦躁不安,可给予异丙酚或安定镇静。(2)术后患者创口疼痛要给予止痛处理,长期带管者要气管切开。

    2.4  规范护理操作  (1)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前要充分给氧,选用质地柔韧的硅胶吸痰管,管腔粗细要适宜。(2)搬运途中要合理固定插管,动态掌握病情及拔管指征,如病情许可及时建议医生给予撤机、拔管。

    2.5  预见性护理  (1)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根据病情的进展及患者的心理反应,确定护理要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在意外拔管的高危时段,应提高警惕,加强巡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增加该时段的护理人员,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2.6  开展业务学习  每月开展安全医疗业务学习,分析讨论意外拔管的原因、过程,制订有效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当事人记录拔管经过。

    3  意外拔管的应急程序

    (1)立即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通知医生。(2)患者如有自主呼吸,立即准备好置管用品,应重新置管。(3)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4)严格监测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5)神志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6)检查意外脱管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单位:244000 安徽铜陵,铜陵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作者: 曹珍珠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