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4期

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配合及围术期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中配合围术期护理髋关节表面置换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切除受损的髋关节关节面并代之以相应的表面型置换假体,使髋关节的骨量和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髋关节表面置换是一项非常有特点的髋关节重建术,保留了较多股骨侧骨量,改善了股骨近段的应力分布,而且,大直径的假体设计提供了有......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术中配合 围术期护理

  髋关节表面置换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切除受损的髋关节关节面并代之以相应的表面型置换假体,使髋关节的骨量和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髋关节表面置换是一项非常有特点的髋关节重建术,保留了较多股骨侧骨量,改善了股骨近段的应力分布,而且,大直径的假体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稳定性和更好的活动度[1]。我院于2008年1月至3月有4例患者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现将其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30~65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诊断明确后行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后第3天可以下床活动,平均住院10天。

    1.2  假体介绍  Durom人工髋表面置换假体,设计用来适合年轻的活动人群,它的负重面用Metasul,其磨损率低,是低摩擦关节,并可保存更多的骨存量,固定牢固,髋臼壁非常薄,这样可保留更多的髋臼骨量,髋臼安放度为165°,近似自然髋。股骨假体器械极细腻,可用于任何小尺寸假体,这样间接地又可保存骨量。髋臼方面为生物型假体,其表层为PorolockTiVPS与下层的钴铬层的结合,用真空等离子方法,极其牢固,极大地减少了钛合金的磨损碎屑,也就减少了第三体磨损的危险,精细的股骨部器械,可构成约1 mm薄均匀的骨水泥套,减少了骨水泥断裂的危险,假体的隐凹设计加强了抗旋转稳定[2]。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访视  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对手术的成功率期望值又很高,但又害怕失败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在了解他们的病情后,由高年资的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优点,手术室的大致环境及其我们对这台手术的高度重视,增加患者的信心,身心处于最佳状态[3]。

    2.1.2  抗生素的应用  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

    2.1.3  手术室的准备  百级层流手术房,无菌要求严格。

    2.2  巡回护士的工作配合

    2.2.1  仪器的准备  手术床、C型臂、高频电刀等仪器设备性能是否良好。

    2.2.2  手术器械的准备  除常规的骨科器械外,还应准备一套Zimmer的髋关节表面置换的特殊零件,并检查其清洁度和装配的完整性后,高压蒸汽灭菌。

    2.2.3  术前准备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热情对待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在全麻后为其插入导尿管,并协助放置体位。

    2.2.4  体位  采用侧卧位,用固定架固定耻骨和骶骨,保持髋及身体的中立位。

    2.2.5  骨水泥的准备  术前2 h将骨水泥放入4 ℃冷藏箱内,以延长骨水泥固化时间。

    2.3  手术步骤  经口腔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髋关节的后外侧入路,长约10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切断外旋短肌,切开关节囊,屈曲、后旋脱位髋关节,在股骨颈的前下方置入Huffman拉钩,撬起股骨头,确定股骨头进针点,打入导针,延导引针放入刨平器,挫平股骨头,将股骨头近段软骨挫去,至此股骨头骨面完全暴露。髋臼的处理:根据髋臼横韧带和臼底脂肪确定髋臼最下缘和髋臼的深度,挫臼至相应型号。再次进行股骨头处理,用6 mm钻头在其硬化区钻孔,以便骨水泥的置入,增加固定效果,在彻底清理骨床后,完成股骨头的最后准备,植入骨水泥股骨假体,骨水泥固化后复位关节,然后检查髋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放置引流,常规修复髋关节后方外旋短肌,关闭切口,C型臂透视再次确定位置。

    2.4  器械护士的配合  (1)注意术中的无菌操作,在传递器械时要保持无菌。(2)熟悉操作步骤,默契配合:股骨假体的位置装配到位,其关键是要注意股骨颈轴位的定位,中央夹具是解决这一关键的最好定位器械,所以器械护士在组装这些部件时,顺序一定要准确,这样就能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带来的创伤。(3)骨水泥的调配:器械护士认真观察手术进程,调配骨水泥要和术者商量,待术者处理好骨面,无渗血,无骨渣,充分干燥后,开始调配,调配时一定要严格掌握聚合体和单体的比例,将调配好的表面光滑、软不粘手的面团样骨水泥递给术者。

    2.6  术后护理  (1)术后的搬动:术后双侧下肢间放置海绵垫,使髋关节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脱位,固定三角海绵垫时应避免损伤腓总神经。(2)手术后24 h内可以在髋关节周围放置冰袋,以减少髋关节出血和周围软组织肿胀。(3)鼓励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保证关节的稳定性。

    3  小结

    髋关节表面置换为中青年无显著解剖变异的严重髋关节疾患提供了恢复功能的机会,使不少患者不致因年龄较轻,不能接受全髋置换而承受长期的痛苦,更主要的是实现了骨性结构损失的最小化和髋部生物力学功能与环境破坏的最小化。

 

【参考文献】
  1 张先龙,王琦.髋关节表面置换.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2-39.

2 王琦,曾炳芳.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1:20-30.

3 徐海鲁.人工颈椎髓核置换术的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山东省第三届三次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手术室供应室感染管理学习班论文汇编,2006,64-66.


作者单位:200126 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宋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