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2期

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加强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通过分析老年骨折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做好老年骨折患者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管理。结果思想重视,主动服务,措施得力,将老年骨折患者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老年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做好老年骨折患者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加强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 通过分析老年骨折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做好老年骨折患者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管理。结果 思想重视,主动服务,措施得力,将老年骨折患者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老年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 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做好老年骨折患者安全管理让家属放心,可以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关键词】  老年;骨折患者;安全管理

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士长管理的重中之重。骨折病多因突然而来的意外使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发生跌仆、坠床、误吸、皮肤压伤、自伤等意外,护理人员加强防范意识,并根据现存的或潜在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关的护理措施或管理规定,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1  老年骨折患者潜在不安全因素

    1.1  跌仆  由于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引起肢体乏力、功能障碍等,行动不便造成跌仆;因久病卧床突然改变体位如突然站立、久卧坐起等造成头晕;地面湿滑或鞋带不合易跌仆;患者突然患病未能接受现实,评价自理能力擅自下床,或自身疾病引致的问题导致跌仆。

    1.2  坠床  意识障碍的患者床栏、约束带使用不当;用品、食品放置不当,未能及时解决患者合理的需求。

    1.3  误吸  卧床患者喂食速度过快;家属喂食时未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高龄患者吞咽障碍致使食物误吸入呼吸道;患者不能维持正常的进食体位。

    1.4  皮肤受损  卧床时间过久,患者自觉疼痛,经久不改变体位,局部皮肤受压;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欠清洁,引起瘙痒抓破皮肤;多处骨折、骨盆骨折等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改变体位,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欠妥;水肿的皮肤。

    1.5  自伤  患者在康复期间,患肢功能锻炼过急、过暴造成患肢再次受创;老年脑改变患者,进行一些危险异常的行为,如:硬物自伤、玩火等。

    1.6  其他因素  患者活动时体位不当引致关节脱位;起床、过早下地负重行走引致钢板断裂等。

    2  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抓好主动服务的实施,更新护理观念  根据社会的需求特点,强调护理人员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把患者放在心中的服务理念,评估患者目前的现状及生活习惯,为患者提供主动性的服务,切实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换位思想常记心中。骨科病区是一个生活护理繁重的病房,高质量的护理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因此,骨科护士把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与患者的安全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利用科室早会交班时间,对重点、特需患者进行点评及安全提问,特需患者包括:神志不清、患三种以上内科疾病、孤寡老人。向护理人员灌输新的护理服务理念,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提高安全质量的预见性。

    2.2  发挥团队精神,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  团结合作是每个护理单元都必须具备的要素,同样也是病房安全管理的必要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知识及文化水平的提高,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对医疗安全的要求更为精益求精。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规,定期组织护士讨论科内隐患的苗头,早上床边交接班时,高年资护士指导年资低护士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性的预案,成员间相互查找问题,互相提醒,将工作做在隐患之前。科室每月进行安全分析,吸取其他单位的经验教训,告诫全体护理人员。利用网络优势,各护理人员将某些不安全的因素第一时间告诉每一位护理人员,让每人收集信息,及时预防,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1]。

    2.3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宣教  患者入院后我们除了及时向患者进行入院宣教介绍外,管床护士还向患者讲解一些制度如:请假制度、陪护制度,疾病的宜忌。根据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向患者的家属或陪护进行施教,如:体位的要求、外固定的要求等;并针对刚下床活动的患者进行一对一专人陪护,防止跌仆。向每一位患者讲解治疗及锻炼的目的,让患者明白它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主动配合治疗。利用每月健康宣教座谈会,请资深的副主任医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功能锻炼讲解,骨科相关知识讲座;通过实际操作向陪人及家属进行喂食技巧培训,让家属熟悉基本的护理要领。

    2.4  制订预防安全可行措施  严格执行巡视制度,如病房巡视制度、输液巡视制度、翻身卡签名制度等,主动提供护理服务。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科室制订预防跌仆风险评估表,准确判断患者可能出现跌仆的风险程度,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实施的措施有:向家属建议使用约束衣,床头挂“慎防跌倒”标识,提示护理人员的注意,重点防护。抓好清洁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确保环境的安全,特别南方潮湿天气和夏天关空调开窗通风时段尤为注意,针对不同时段对地面的安全管理更需注意,特别是拖地后、关空调前、患者集中进行生活护理时,是护理地面干洁的重点。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开出健康处方,从患者的鞋、衣到患者的生活起居开出一套合理的处方,为患者出院后的安全管理,也是骨折患者出院后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2]。

    2.5  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指导护理人员正确评估老年患者吞咽能力,喂食时置患者正确体位,耐心给患者喂食,进食时避免不必要的刺激,防止患者误吸。护理人员通过培训考核,熟练掌握不同病种的翻身技巧,防止引起再次骨折。科内制造图文并茂的宣传小册子,供患者翻阅。

    3  体会

    3.1  主动服务是骨科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护士长加强对护士进行主动服务意识教育的实施,是防止住院骨折患者意外发生的重要一环,使护士认识到服务与安全的重要性。由于骨折患者多是突然而来而受伤的,未能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自理能力的程度,不同程度改变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容易出现躁动、自制能力降低等,成为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安全危险因素,护士掌握患者的情况后,对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预防,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及主动的护理服务,积极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3.2  团队精神,共同参与安全管理  人人参与安全管理在工作中时时刻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确保骨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从不同时段不同的角度对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订安全有效可能的护理措施,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人人参与安全管理。

    3.3  针对性的宣教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影响骨折患者住院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协作。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利用模型、图片、示范等手段向不同的患者进行宣教,切实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宣教的目的作用,让患者主动配合,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毅.骨科及普外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4,4(6):51.

2 蔡红,钱萍.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4,4(8):39-41.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骨一科

作者: 杨秀琼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