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4期

急诊输液事故防范探究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为了更大限度地降低输液护理中出现的事故,应该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到其出现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有效合理的防范措施,同时还要不断的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关键词】急诊输液。事故。防范措施国内外急诊急救建设工作不断的发展,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健......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为了更大限度地降低输液护理中出现的事故,应该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到其出现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有效合理的防范措施,同时还要不断的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  急诊输液;事故;防范措施

国内外急诊急救建设工作不断的发展,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保健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急诊科的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通过对医院以往出现的事故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到了事故出现的原因,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安排,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现介绍如下。

  1 事故原因分析

  在对门诊发生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当中,我们发现主要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输液卡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很好反映出三级查对完成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瓶签书写错误,瓶签贴错,输液的顺序排错,药物的禁忌,输液的速度,药物适用的年龄,药物使用的途径等等出现错误,会导致事故的发生。(2)治疗室的布局不够合理。环境比较嘈杂,一些患者就容易出现烦躁,压力过大的情况,甚至严重到情绪激动、失控从而迁怒于护士,也给护士的工作带来困扰,精神上带来压力。(3)急诊室不仅仅要完成日常工作以外,还要应对突发事件和出车的任务。不能有效保证护理操作的连续性。(4)每天上午8:00~10:30的这段时间,是就诊的高峰期,抽血、静脉输液较多。除此之外的治疗时间没有规律的、统一性的安排,缺乏统筹规划。

  2 防范措施

  (1)对原来的治疗单进行新的修改设计,增加接诊者、摆药者、加药者、执行者以及输液巡视者等职位,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求相关的人员进行核对,执行,最后签名,把责任落实到人。(2)把每个患者的输液药品进行分装,注名并贴好标签,这就避免了多瓶输液瓶放在一起混乱串位的安全隐患,不同的治疗时间采用不同颜色的包装袋子来区分。这样既安全、整齐,还便于管理。(3)对急诊输液室进行重新的布局,为病人提供舒适安全的治疗,这样不但有利于病人的稳定,还有利于护士工作的进行。对不同功能的区域(抽血、输液、注射)进行分区,以便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还可以安装空调,在输液区装电视等等,使病人舒适。(4)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道德规范,加强医疗法制观念,强化责任感,急诊室出现的事故当中,除了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大部分还是与护士的责任心有关。要引导护士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工作行为建立在对职业道德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正视自己的不足。(5)对人力资源要合理安排。在急诊高峰时期,护士不仅要连续完成大量的治疗工作,还要和患者及其家属不断地进行沟通,很容易造成身心疲劳,对护理上就会力不从心,从而出现疏失现象。因此,要合理安排人员,在繁忙的时候可以加派人手。

  3 总结

  通过对急诊室输液事故的原因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执行,可以使事故频繁发生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作者: 向 嵩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