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由于分子生物学发展,对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现已明确心肌重塑和神经激素-细胞因子之间的恶性循环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从而使心衰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成为治疗心衰的基石,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与肯定。2002~2004年笔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

点击显示 收起

  由于分子生物学发展,对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现已明确心肌重塑和神经激素-细胞因子之间的恶性循环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从而使心衰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成为治疗心衰的基石,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与肯定。2002~2004年笔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中重度慢性心衰患者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42~76(平均58.4)岁;扩张型心肌病14例,冠心病12例,高心病10例,风心病2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3例,Ⅲ级18例,Ⅳ级7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8~78(平均52.6)岁;冠心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高心病4例;心功能Ⅱ级12例,Ⅲ级11例,Ⅳ级7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排除标准所有病例均除外以下情况:β受体阻滞剂过敏、血压≤90/60mmHg、静息状态下心率<55次/min、一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哺乳期妇女。

  1.3方法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并积极治疗心衰的病因及诱因,治疗组加用比索洛尔,初始剂量为1.25mg,每日1次,观察3~7天,如无不良反应,以后根据患者耐受及心衰控制情况逐步增加剂量,1~2周1次,每次增加1.25mg,最大剂量7.5mg,每日1次,共观察6个月,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变化。

  1.4疗效评定标准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为有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或加重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80%,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2.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比较(略)

  从表2中发现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1975年瑞典的Wagstein等[2]首次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获得成功,从而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了依据。目前认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可能作用机制是:(1)通过减慢心率,减少氧和能量的消耗,增加心脏的工作效率;(2)逆转儿茶酚胺引起的左室顺应性减低;(3)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4)纠正衰竭心肌异常细胞的钙调节;(5)逆转衰竭心脏中发生的β受体下调;(6)纠正可能存在的G蛋白调节的信号转导障碍;(7)恢复CHF中免疫功能的改变;(8)减少心律失常而减少CHF患者的猝死率;(9)逆转左心室病理性的心肌重构[3]。比索洛尔是新一代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半衰期长(10~12h),每天只需服1次[4],较传统β受体阻滞剂更具优势。当代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塑,本组资料显示,在常规应用ACEI、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有效率达92%,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减少室性早搏。目前经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可以明显改善左室功能,减少或逆转左室重塑,减少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比索洛尔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信赖的治疗和预防心衰的药物,但需注意个体差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及心功能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戴闺柱,顾复生,戚文航,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7-23.

  2Wagstein F,Hjalmarson A,Vamauskas E.Effect of chronic beta-adrenergic receptor blocdade in congestive Cardiomyopathy.Br Heart J,1975,37:1022.

  3陈维洲,许玉韵,吕俊生.心血管病治疗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7.

  4张鉴,魏爱英,李彦博.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2.

  (编辑 云兆)

  作者单位: 161500 黑龙江省依安县人民医院

作者: 张金涛任虹崔海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