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4期

环形加“8”字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髌骨骨折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好发于青壮年,多为直接暴力如撞伤、踢伤,多为横断骨折、移位大。间接暴力如突然滑倒时,膝关节半屈曲位,股四头肌突然收缩牵引髌骨向上,髌韧带固定髌骨下部而股骨髁部向前顶压髌骨形成支点,3种力量同时作用造成髌骨骨折,多为粉碎骨折,移位小[1]。此类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2000年......

点击显示 收起

    髌骨骨折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好发于青壮年,多为直接暴力如撞伤、踢伤,多为横断骨折、移位大;间接暴力如突然滑倒时,膝关节半屈曲位,股四头肌突然收缩牵引髌骨向上,髌韧带固定髌骨下部而股骨髁部向前顶压髌骨形成支点,3种力量同时作用造成髌骨骨折,多为粉碎骨折,移位小[1]。此类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2000年12月~2005年10月共收治此类病人56例,采用此种方法手术治疗共4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男34例,女8例,平均年龄34.5岁(22~58岁),左侧17例,右侧25例,合并邻近骨干骨折8例,新鲜骨折35例,陈旧性骨折7例,开放骨折18例,创面污染较重的7例,双侧髌骨骨折1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单侧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仰卧位取髌骨前横弧形切口,长约6~10cm大小,切开皮肤、皮下即达骨折间隙,清除积血后检查髌骨骨折及支持带关节囊损伤情况,反复冲洗和清除关节内积血及游离至关节腔内的骨或软骨碎屑,髌上腱膜一般均有撕裂[2]。紧贴髌前纤维结构向四周游离皮瓣以充分显露髌骨,用装有直径为1.5mm克氏针的电钻于髌骨上下极的外侧前后居中位钻孔(如一侧骨块较小亦可在髌韧带操作),后用前端带有针孔的手锥于髌骨上极穿入,将双股钢丝套入针孔后带出,并将钢丝于中点剪断,待用。用两个大巾钳夹住髌骨两端向中心加压靠拢,一面用手扪按髌骨前面及内外缘,一面轻轻伸曲膝关节。关节面完全平整光滑后,用两手巾钳紧紧卡在髌骨两端,然后将髌骨上极一股钢丝环行穿入髌骨下极,将钢丝两端打结固定于髌骨外侧,并将另一股钢丝于髌骨前“8”字交叉后穿入髌骨下极同一骨孔,打结后固定于髌骨外侧髌骨复位满意后并在C型臂X线机下检查对位良好,冲洗伤口,充分止血,先用4号丝线缝合关节囊和髌支持带,这是最重要的一层,不可疏忽;然后再用1号丝线缝合皮下、皮肤,膝部皮肤松弛应对好皮缘,术后长腿石膏单托外固定4~5周,1周后即可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

  1.3  手术操作注意事项  (1)钢丝应尽可能从髌骨中穿入,以增强其固定效果,如一侧髌骨块较小,无法穿入钢丝亦可在髌韧带上穿入钢丝,另外钢丝应在髌骨前后方居中位穿入以防止固定后髌骨关节面不平整,有分离现象。(2)“8”字及环形钢丝应固定在髌骨同侧,多在外侧以方便二次手术操作寻找。(3)固定完毕后应在麻醉下检查膝关节伸曲活动情况及钢丝的抗牵拉情况,以检查手术效果。

  2  结果

  本组42例,随访均在4~5周去石膏功能锻炼,41例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无不愈合发生,仅1例术后因外伤致钢丝断裂再次骨折。疗效评定标准:优:膝部外观正常,无肿胀、畸形,关节活动时无疼痛,功能正常,恢复伤前工作,X线片示膝关节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征象,骨折线消失。良:外观正常,活动范围正常,劳累后有不适感或轻微疼痛,X线片示膝关节无明显创伤关节炎征象,骨折线消失。差:关节活动受限,疼痛较重,X线片示髌骨关节面不平整,有台阶出现并有创伤性关节炎改变。本组42例,优34例80.95%,良6例14.29%,差2例4.76%,仅1例发生术后再次骨折。

  3  讨论

  髌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克氏针加环形钢丝或单纯环形钢丝固定及中空螺丝钉加环形钢丝固定等,其疗效均为人们所肯定。我院采用的环形加“8”字钢丝固定髌骨骨折其疗效明显且费用低廉,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使用。环形钢丝及“8”字钢丝在固定理论上有互补性,既可减少单纯环形钢丝固定的不坚固性又可减少对骨折部位的再次损伤,符合微创原理。我们通过实践认为环形加“8”字钢丝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702-709.

  2  蓝文正,郭巨灵.实用骨科手术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46-352.

  (编辑:朱兆耘)

  作者单位: 056404 河北涉县,天津铁厂医院骨科

作者: 赵津刚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