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期

筛孔式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附15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硬膜外血肿。粉碎性骨折。筛孔式笔者自1999-2007年对一些粉碎性颅盖骨骨折并硬膜外血肿患者,施行筛孔式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避免了去除粉碎颅骨,造成颅骨缺损,行二期颅骨修补。(2)血肿不是靠近颅底。...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粉碎性骨折;筛孔式

 笔者自1999-2007年对一些粉碎性颅盖骨骨折并硬膜外血肿患者,施行筛孔式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避免了去除粉碎颅骨,造成颅骨缺损,行二期颅骨修补。该术式术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男10例,女5例;年龄15~50岁,平均33.6岁;均为外伤所致。选择的指征有:(1)无脑疝;(2)血肿不是靠近颅底;(3)无明显的脑挫裂伤病灶;(4)时间24h以上;(5)粉碎线性骨折,非大的静脉窦部附近骨折;(6)无血液病。

  1.2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

  神志清醒10例,嗜睡5例,双瞳孔等大,一侧肌力Ⅳ级6例。头颅CT颞区部硬膜外血肿2例,颞顶部血肿6例,额部7例,中线移位<10mm,脑内无挫裂伤及血肿,线样骨折可见11例,凹陷骨折6例,深度<10mm。

  1.3 手术方法

  术中见颅骨线样粉碎骨折9例,粉碎凹陷骨折6例,范围3cm×4cm~5cm×8cm,按常规操作粉碎骨块很难复位,只好去掉骨折碎块,致颅骨缺损,二期手术修补。笔者首先采用在凹陷骨折附近钻孔或磨钻磨出孔,减少在钻孔时增加骨折的移位,通过骨孔处骨折撬起复位,后在以硬膜外血肿为中心处的周围钻骨孔或使用磨钻打出多个孔;同时通过骨孔清除血肿悬吊硬膜,使得血肿处于硬膜外悬吊中,减少再出血的发生,残余少量血肿,可以自行吸收,这些部位的出血多来源于骨折断端,一般很少有凶猛的出血,出血可以通过电凝、悬吊硬膜、明胶海绵或生物胶等而止血。放置引流管待病情稳定可以拔出引流管,残存少量血肿可自行吸收。

  2 结果

  原位保留了粉碎性颅盖骨骨折骨块,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对粉碎性线样颅盖骨骨折的硬膜外血肿[1],常规手术复位困难,多难以保留骨瓣,常需二期手术修补颅骨缺损处。笔者对一些患者,通过筛孔式手术方法清除硬膜外血肿,凹陷粉碎骨折多可以原位复位保留颅骨,免去二次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对部分硬膜外血肿患者是可行的,硬膜外血肿出血的来源主要有:(1)骨折断端出血;(2)脑膜中动脉血管的损伤;(3)静脉窦的损伤。选择颅盖骨硬膜外血肿的血来源于骨折断端的患者,行筛孔式血肿清除是安全的,很少有凶猛出血,多可以在通过清除部分血肿,悬吊硬膜及明胶海绵等而止血。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患者,多数是去掉粉碎骨折块或稍大的骨折碎块努力拼接后复位。笔者对部分患者通过这样的手术方法与技巧,使得骨折彼此的断端复位,骨折断端处彼此镶嵌在一起,保持了原点复位,其骨折对合更好,更利于愈合的解剖复位。其手术方法亦适用一些硬膜外血肿吸收缓慢的患者。粉碎线样颅骨骨折的硬膜外血肿,血肿的来源多为骨折断端出血及硬膜血管的小分支所致,所以这样处理清除大部分血肿及悬吊硬膜,是安全的,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另外这样的急诊患者不太适宜钻孔置管尿激酶治疗,尤其有一定凹陷骨折患者。缺点就是处理时要轻柔的操作,需用磨钻磨孔,手术时间稍长,笔者尝试术中处理这样的患者,手术操作技巧,获得了满意疗效,保证了患者颅骨的完整性,避免了二期手术修补颅骨缺损,对一些患者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30-436.

  

作者: 吴 飞1,孙冬弢2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