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第7卷第1期

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对结核疫情控制效果的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结核病控制项目对结核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2年的登记治疗患者比较。结果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后患者的发现水平和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死亡率下降。结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是有效可行的,对结核病疫情控制可起到重要作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结核病控制项目对结核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2年的登记治疗患者比较。结果 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后患者的发现水平和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死亡率下降。结论 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是有效可行的,对结核病疫情控制可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结核病控制项目;发现水平;治疗效果

为了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1992年,我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资金实施了结核病控制项目。该项目的主要工作是政府承诺下,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免费对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痰检涂阳)实行全国统一的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我市1995年正式全面实施。本文以项目实施前后的结核病监测资料为依据,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制定推广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91、1992、1995、1996年间季报表和监测卡片。人口资料为每年的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

    1.2  方法  选择项目实施前后2年的我市登记治疗的所有患者。

    1.3  治疗方案  项目实施前初治方案为2HRZE/7HR;项目实施后初治方案为2H3R3Z3E3/4H3R3,是全国推广的短程治疗方案。

    1.4  管理方式  项目实施前患者管理方式为在家自服药,定期到结核所门诊复查取药;项目实施后患者管理为全程督导,即患者在医生直接面视下服药,并定期复查。

    1.5  疗效判定  痰菌阳性患者完成规定疗程,疗程结束时连续两次痰结核菌检查阴性为治愈。

    2  结果

    2.1  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监测  新涂阳患者登记率项目实施前2年平均为6.7/10万,项目实施后2年平均为20.07/10万,项目实施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新涂阳肺结核登记情况

    2.2  肺结核病死亡监测  肺结核死亡率项目实施前平均为5.74/10万,项目实施后平均为2.39/10万,下降了58.36%,项目实施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2  肺结核死亡情况

    2.3  治疗效果监测  新发涂阳患者5个月、6个月痰菌阴转率项目实施前平均为86.9%、88.3%,项目实施后平均为96.5%、98.24%; 5个月、6个月痰菌阴转率项目实施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表3  新涂阳患者痰菌阴转率

    3  讨论

    不同的政策导向和防治策略所得到的防治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在患者发现方面,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结核病患者发现方式通常以因症就诊为主,导致了很多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没有及时发现。“高发现、高治愈”是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策略目标[1]。通过利用世行贷款资金,建立有效防痨网,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和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禁止综合医院治疗结核病以及对疫情高发地区进行筛查,并且对痰检人员多次进行正规培训,明显提高患者发现水平。

    在治疗管理方面,过去没有科学的、系统的、规范性操作方案和考核制度,无减免患者治疗费用政策等因素,导致大部分患者服药处于自服药状态,无人监督管理,往往疗程达不到规定疗程,影响了治愈率。项目实施后政府投入资金,对痰结核菌阳性患者给予免费治疗,并且在医生监督下服药,规则服药率很高,提高了治愈率。

    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后,使结核病疫情得到控制,结核病对人群死亡的威胁日趋减少,但仍然占传染病死亡的前列,需要我们继续加强结核病疫情控制管理[2]。

    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是一项政府承诺下执行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通过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的各项指标监测结果的对比研究,我们充分肯定结核病控制项目是切实可行,对控制结核病疫情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钟贤.必须采取有力的行政干预以加速控制全国结核病疫情.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1):4.

2 张立兴.结核病控制的直接面视下化学疗法中美传染性疾病国际学术报告研讨会论文集,2002:5.


作者单位:盘锦市结核病防治所,辽宁盘锦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