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1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医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脊柱的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多骨质疏松,且体质较差,不具备手术治疗条件。本科采用腰椎牵引,内服本院经验方伤科Ⅰ、Ⅱ、Ⅲ号方药,活血接骨膏外敷,分三期治疗。我们于2004~2005年运用该方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62例,取得良好效果。单椎体骨折182例,两椎体以上骨折80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脊柱的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多骨质疏松,且体质较差,不具备手术治疗条件。本科采用腰椎牵引,内服本院经验方伤科Ⅰ、Ⅱ、Ⅲ号方药,活血接骨膏外敷,分三期治疗。我们于2004~2005年运用该方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6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2例,男128例,女134例;年龄30~86岁,平均66.8岁。单椎体骨折182例,两椎体以上骨折80例。均经X线平片及CT明确诊断。均有明确的外伤史,且伤后就诊。临床表现为伤后腰背部疼痛,腰部功能活动受限。所有病例,均无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

  1.2  治疗方法

  1.2.1  牵引治疗 

  平卧硬板床,持续腰椎牵引,每侧重量为10~15kg。对不能坚持者,行间断牵引。待疼痛减轻后,骨折部垫枕,并逐渐加厚。

  1.2.2  药物治疗 

  早期: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证属血瘀气滞,经络受损。治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方用伤科Ⅰ号。组成:三七、骨碎补、接骨木、红花、冰片、玄胡等。若胃纳不佳,腹满胀痛,大便秘结,数日不解。证属血瘀气滞,腑气不通。治宜攻下逐瘀,通腑泄热。本方加用大黄、风化硝冲服,延胡索、莱菔子、广木香等。中期:肿痛虽消而未尽,仍活动受限,筋骨未复,治宜活血和营,接骨续筋,方用伤科Ⅱ号,组成:麝香、血竭、红花、自然铜、土元、三七、朱砂等,局部外用本院制剂室自制活血接骨膏。后期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痛,证属肝肾不足,筋骨未健,治宜补益肝肾,舒筋通络,方用伤科Ⅲ号,组成:马钱子(砂烫)、红花、地龙、骨碎补、乳香、没药等。

  1.2.3  功能锻炼 

  早期疼痛减轻后即在床上行3、5点支撑挺腹活动。8~12周可下地活动,但应避免弯腰动作,12周后可行脊柱的全面锻炼,弯腰负重,则应在半年之后。

  1.3  治疗结果

  1.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腰背部疼痛消失,功能活动在正常范围,塌陷椎体高度恢复。显效: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明显好转,塌陷椎体高度部分恢复。有效:腰背部疼痛部分减轻,功能活动部分改善,塌陷椎体无变化。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3.2  疗效评定结果 

  痊愈148例,显效98例,有效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2  讨论

  脊柱胸腰椎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损伤早期血瘀阻滞,气机不畅,不通则痛。伤科Ⅰ号中三七、骨碎补、接骨木、红花、冰片、玄胡等,共奏活血化瘀,消肿通络,行气止痛之效。骨折中期肿痛虽消,仍有瘀血未尽,筋骨未复。伤科Ⅱ号中麝香、血竭、红花、自然铜、土元、三七、朱砂等及活血接骨膏外用,共达祛瘀生新,续筋接骨之功。损伤后期肝肾虚损,筋骨萎弱,伤科Ⅲ号方中马钱子(砂烫)、红花、地龙、骨碎补、乳香、没药等,以达补益肝肾、舒筋活络、强筋健骨之效。本法内外合治,标本兼顾,故疗效满意。

  作者单位: 274300 山东单县,单县中医院

  (编辑:海涛)

 

作者: 国洪立,孙建华,周玉翠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