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年第4卷第4期

痰饮治验二则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食疗。单方单方、食疗为中医治病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它如同针灸、按摩一样,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同样闪烁着灵异的光辉。五年慢性肾炎,去掉一切药物,只用食疗而获得痊愈。复方大剂中药煎服,虽然时尚而多用,此其治病之一法耳,但在慢性、久病以及一些顽固性疾病的治疗中,单方、食疗尤可取法焉。...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溢饮;支饮;食疗;单方

单方、食疗为中医治病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它如同针灸、按摩一样,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同样闪烁着灵异的光辉。五年慢性肾炎,去掉一切药物,只用食疗而获得痊愈;顽固性胸腔积液,复方大剂少效,用单方独味收工,可见中医治病,灵动活泼,不拘一格。复方大剂中药煎服,虽然时尚而多用,此其治病之一法耳,但在慢性、久病以及一些顽固性疾病的治疗中,单方、食疗尤可取法焉。

    1  溢饮食疗收奇效

    患者,男,23岁,未婚,苍溪县双石乡茯苓村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身体羸弱。因面浮足肿,反复发作,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病历5年,易疲易感,面浮不泽,肤色萎黄,语声低微,纳谷不香,腰膝酸软,头昏乏力。2008年6月21日来诊,查:患者双足足踝上下浮肿,按之成凹,舌淡胖嫩,苔薄白,脉象细弱,询其饮食,患者诉曰:戒盐数年,未见荤腥,每次病情反复,医生都责之犯戒食盐,其实自己谨守医嘱,三餐茹素,连咸菜都不敢餐用,但身体却每况愈下,因家境本不富裕,久病致贫,难以维持治疗,欲求单方为治。患者素弱,久病更损,加之数年戒盐断荤,体质更虚。《灵枢·五味》曰:“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粟藿皆咸[1]”。遂决定以食疗为法,嘱其用腊猪肉100 g,鲜豆腐500 g,慢火久煮,以大蒜、葱、生姜切末,起锅时下为调料,饱饱食之,并饮其汤,隔日一次。叮咛其腹常温,忌受寒,寒则停,从此废除盐戒。患者连续食用腊猪肉一答(即一块),约1 500~2 000 g,10 kg黄豆所做之豆腐后,肿消,身健,精神抖擞,五年痼疾,食治得除,随访至今从未复发,患者每每言及,喜不自胜。

    按:腊猪肉,为家畜猪身上的肌肉,在每年腊月肥猪宰杀后用盐腌制10天左右,再用鲜柏树枝叶烧烟熏黄而成。咸、温、无毒。《本草纲目》谓“补肾气虚竭,治浮肿胀满”[2],《食疗本草》云:“猪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磷、钙、铁、维生素B2、维生素B1、烟酸等,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益气的功能[3]。”盐为“百味之王”,五味之中,唯此不可缺,是氯和钠的化合物,可使人体内的渗透压、酸碱度、水盐代谢得以平衡,人体与盐须臾不可离,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生存。具有清火解毒,凉血滋肾。止燥通便之功。并是构成胃液的基本物质,胃液中的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用于分解蛋白质,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3],猪肉与食盐本为急性(肾炎)水肿所忌,然长戒五载,断绝荤腥,健康之人,尚且致虚,何况体弱久病之人。豆腐为豆科植物,黄豆的种子加工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容易被胃肠吸收,是理想的补益食疗佳品,熟食可强壮身体,调和肠胃,增进食欲[3]。薤葱:其块根即薤白,入肺、胃、大肠经,理气,宽胸,通阳,散结[4],当地人又称野葱,其味芳香,多用作调味。大蒜:辛、温。入脾、胃、肺经。解毒,健胃,杀虫[4],蒜瓣中含磷质糖分较多,以及蒜辣素、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多作调味品用,常吃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因蒜辣素具有杀灭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病菌或病毒作用及防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享有“地里生长的青霉素”及“天然抗生素”之美誉,为防病、保健、治病之良药[3]。生姜:辛、微温。入肺、胃、脾经。发表散寒,消痰下气,温中止呕,并解蟹、禽、兽肉毒,其皮入脾、肺经,行水消肿[4],主要含挥发油、姜辣素、树脂、淀粉等,可使肠管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强,对大脑皮质、心脏、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3],亦可预防感冒风寒。猪肉、豆腐、蒜、薤、姜并作一食,共奏解毒、抑菌、开胃、消肿、补益之功。增强人体机能,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脏腑得补,三焦通利,水归正化,决渎有司,而溢饮蠲除。根据食物不同的性味,作用于不同的脏器,而起调理和治疗的作用,称食疗或称食治。在我国周代,设有专门为帝王、后妃管理饮食卫生、调配饮食营养的专科医生,即食医。古人对饮食营养和食疗的研究达到了专科专职的程度,可见古人对食疗何等的重视。食疗作为中医防病、治病、强健肌体的一种方法,从古到今,乃至开来,均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拓展的空间,因其不受性别、年龄、种族、病种的局限,美味可口,老少皆宜,而会备受优宠。

    2  支饮单方有殊功

    患者,男,50岁,苍溪县元坝镇安全村三组人,2005年10月上旬,作食管癌切除术。术后月余出现胸闷、气紧、咳嗽、痰多、喘气、不能平卧,于11月15日门诊,面色萎黄,身体消瘦,气怯声低,X线片显示:(1)气胸;(2)右侧胸腔积液约600 ml左右,因其发热、恶寒,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其症缓解,后用五苓散、葶苈大枣泻肺汤、桂枝薤白半夏汤等加减治疗效果甚微,一医用十枣汤一剂,病情反不如前。即改用西医治疗,在常规消毒下,用空针抽取积液约500 ml,液色淡红,抽后症减,2~3天后其症又作,服用西药仍少疗效,每以抽取为事,反复五次后,已不敢再频繁抽取,苦无良策,又求治于中医,此时又过月余矣。因复方少效,改用单方治疗。药用甘遂一味30 g,面包火煨,面黄为度,去面,将药焙脆,研粉,每服用量以现代五角硬币为匙,约0.4 g,前三天早晚各一服,3天后,每天1服,饭后用米汤送下,症状解除即止。服1天后胸闷,气紧缓,2天后咳痰、喘气减,3天后即可平卧,再续服7天,诸症全消,停药。来院超声复查,未见胸腔积液,每月一次复查3个月,积液全无,继用参苓白术散、八珍汤等加减调理,身体逐渐康复。

    按:兵法云:接敌之际,以正合,以奇胜。面对强敌迎头痛击,阻敌攻势,穿插迂回,奇兵制胜。遣方遗药,犹如用兵,多药复方,功效协同,对因、症复杂之病,用多效宏。一药独用,单方直指,少却掣肘,务尽全力,直捣黄龙,锐不可当。甘遂:苦、寒、有毒。入脾、肺、肾经。泻水,逐痰,破积,通便,治水肿腹胀,二便不通,胸胁积液,癥瘕积聚,痰迷癫痫,噎膈痞塞[4],时珍曰:“面包火煨熟用,以去其毒。”并言:“能泻十二种水疾,去痰水,泻肾经及隧道水湿。”宗曰:“此药专于行水,攻决为用。”元素曰:“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乃泄水之圣药,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2]。”实乃诸辈先贤经验之谈,可不敬服哉!

    《内经·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5]”。坟典圣旨,恩泽万世,膜拜顶礼之。

【参考文献】
  1 史崧.灵枢经(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04.

2 李时珍.本草纲目(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136,2686-2687.

3 王维.食疗本草.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50,250,360,376,377.

4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7,91,105,409.

5 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99.


作者单位:四川苍溪,苍溪县元坝中心卫生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