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7期中医中药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病人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2%,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由115。32min,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且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  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作为对照,服药前后记录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T改变、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血粘度和血脂的情况。 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病人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2%,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由115.45±12.34min改善为15.28±2.32min,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且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FuFangDanShenDiWan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Methods 50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were treated by FuFangDanShenDiWan and the symptoms,ECG(is-chemic ST-T changes),holter ECG,blood viscosity and blood fat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of Fu-FangDanShenDiWan to the improving of Angina Pectoris amounted to94%,that to the improving of ECG amounted to72%,the improving time(minutes)of holter ECG from115.45±12.34to15.28±2.32.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FuFangDanShenDiWan is higher than isosorbidi mononitrati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drugs(P<0.05).Conclusion FuFangDanShenDiWan is useful to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and without any side effect.
   
  【Key words】 angina pectoris;Fu Fang Dan Shen Di Wan
      
  笔者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50例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心血管门诊及病房,均被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均有心绞痛反复发作史和缺血性ST-T的改变,诊断标准依据1979年9月上海心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2]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1~80岁,平均51.46±10.21岁;属稳定型心绞痛者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者29例;合并高脂血症者45例,合并心律失常者26例,合并高血压病者31例,合并糖尿病者15例。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1~81岁,平均50.67±10.06岁;属稳定型心绞痛者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者29例;合并高脂血症者43例,合并心律失常者28例,合并高血压病者29例,合并糖尿病者15例。两组病例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及观察项目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粒(每粒25mg),每天3次,3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次1片(每片40mg),每天1次,30天为1疗程。
   
  2.2 观察项目 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三大常规。

  3 治疗结果
    
  3.1 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79年上海心血管会议标准:(1)显效: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2级。原为Ⅰ、Ⅱ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即在较重的超过日常活动的体力活动时也基本不出现心绞痛)。非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每周不多于2次,基本不用硝酸甘油。(2)改善: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降低1级,硝酸甘油减用1/2以上。原为Ⅰ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不用硝酸甘油。非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减少1/2以上。(3)基本无效:症状及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或虽有减少,但未达到改善程度者。(4)加重:疼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及持续时间延长,或心绞痛升级,硝酸甘油用量增加。
   
  3.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79年上海心血管会议标准:(1)显效: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次极量分级运动试验(-),或运动耐量上升2级(+)。(2)改善:休息心电图或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ST段下降,在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正常。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次极量分级运动试验较治疗前运动耐量上升1级(+)。(3)无改变:休息时心电图或运动试验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或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改善标准者。
    
  (4)加重:休息时心电图或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ST段较治疗前下降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50%以上)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平坦T波变为倒置,次极量分级试验较运动前运动量下降出现(+)。
   
  3.3 治疗心绞痛疗效 治疗组显效23例(46%),改善24例(48%),基本无效3例(6%),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14例(28%),改善23例(46%),基本无效13例(26%),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74%。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
   
  3.4 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显效15例(30%),改善21例(42%),无改变14例(28%),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72%。对照组显效10例(20%),改善18例(36%),无改变22例(44%),加重0例,总有效率56%。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3.5 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结果 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min)治疗组由115.45±12.34改善为15.28±2.32;对照组则为114.91±12.42改善为67.54±5.42。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改善的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
   
  3.6 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测定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和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略)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5
    
  3.7 血脂的变化情况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测定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2。但复方丹参滴丸对正常水平的血脂则无明显降低作用,且发现它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表2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 (略)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5
    
  3.8 副作用观察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都测定肝肾功能、电解质和三大常规,结果均未发现有异常变化。说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安全,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4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现代医学中的常见病,属中医的胸痹范畴。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相互维系,达到脏腑调和,阴阳平衡。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致病因素与心脾肾虚、痰瘀阻滞、脉络不通有关,总属气血失调所致 [3~5] 。复方丹参滴丸选用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使全血粘度和血脂得到明显改善,其作用明显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翁维良.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16,164.
    
  2 李学文.心血管疾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26-335.
   
  3 欧明.冠心病诊治与现代研究.青岛:青岛出版社,1994,45-47.

  4 杨建伟.冠心病的临床进展.医学综述,1999,5(7):317-319.

  5 林苹.国外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1,23(2):147-149.

  作者单位:518033广东深圳,深圳市中医院

作者: 王菊萍罗陆一杨焕斌 2005-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