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8期

选择体位换药法治疗腰椎骨折术后感染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伤口感染是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经临床观察,常规换药并不适合所有感染伤口的治疗。2003年12月我科收治1例腰椎骨折术后感染的患者,经采用体位换药法,使感染创口引流通畅,避免了换药时伤口在空气中的长期暴露,缩短了创面愈合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多次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

点击显示 收起

  伤口感染是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经临床观察,常规换药并不适合所有感染伤口的治疗。2003年12月我科收治1例腰椎骨折术后感染的患者,经采用体位换药法,使感染创口引流通畅,避免了换药时伤口在空气中的长期暴露,缩短了创面愈合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多次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现总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42岁。主诉腰背部、左足砸伤致腰部活动受限,会阴部、臀部麻木感,门诊以L 5 骨折并滑脱伴马尾神经损伤、双侧L 2~4 横突骨折、肋骨骨折、左足跖骨骨折收入科,观察患者消瘦面容,腰部有10cm×8cm瘀血斑,双下肢肌力3级呈不全截瘫。经术前常规检查,3日后行L 5 骨折并滑脱切开复位DRFS植骨融合、左足跖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2周体温在37.8~38.7℃之间,双下肢感觉运动明显恢复,双下肢肌力4级,二便功能改善,伤口愈合拆线。术后40天腰部切口瘢痕出现3个破溃口,有黄色稀薄脓液流出,经无菌探查伤口深达内固定物,约7cm×3cm×3cm大小,见大部分肌肉、筋膜坏死。     

  2 换药后的体位选择法    

  2.1 初期俯卧位 在感染局部换药处理后,组织渗出较少,敷料干燥,嘱患者采取胸及双下肢垫高的俯卧位。   

  2.2 中期仰卧位 伤口敷料有少量渗出,及时由俯卧位更换为仰卧位,并将肩部和臀部垫高,腰部按感染伤口部位的大小垫海绵圈。   

  2.3 末期侧卧位 渗出较多时,为患者选择侧卧位及时更换湿透敷料。    

  3 结果    

  依据对换药后伤口敷料的观察适时更换患者体位,换药5天后脓性分泌物减少,2周后呈血性渗出,腔隙明显减小,1个月余伤口愈合,患者恢复了的行走负重功能。    

  4 讨论    

  患者多发骨折,体质消瘦,加之手术部位特殊、出血多、难度大、腰部挫伤严重,感染创面深达内固定物并发现有渐行性组织坏死的情况,选择常规换药的方法很难使伤口愈合,根据伤口局部敷料情况更换不同的体位,可使无菌油纱及敷料与创面充分接触,有效杀灭细菌,便于引流,为肉芽组织的生长创造条件,同时避免了局部组织的受压,促进了血液循环,加快了创面组织的生长及感染伤口的再污染。    

  作者单位:067000河北承德,解放军第266医院骨科

  (编辑:日 强)

作者: 周开颜靳力东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