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5期

浅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静脉输液是抢救工作中的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措施,由于危重患者末梢循环差,加上躁动等各种原因,常常导致输液失败,选择一种良好的静脉通道尤为重要,本科2005年共应用留置针142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一般资料2005年本科共行表浅静脉留置针142例,男82例,女60例,年龄6~62岁。2使用方法(1)选择的静脉要求粗直,......

点击显示 收起

  静脉输液是抢救工作中的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措施,由于危重患者末梢循环差,加上躁动等各种原因,常常导致输液失败,选择一种良好的静脉通道尤为重要,本科2005年共应用留置针142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本科共行表浅静脉留置针142例,男82例,女60例,年龄6~62岁。

    1.2  使用方法

    (1)选择的静脉要求粗直, 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部位,避开关节、静脉瓣、皮肤病部位,对于创伤性患者要求避开受伤肢体。

    (2)选好静脉后常规消毒,使用前应松动外套管(转动针芯,以便送套管和拔针芯时顺利进行),留置针进针的角度以15°~30°角为宜,进针的速度宜慢,应直接刺入血管。进针后注意观看回血腔,见有回血时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固定针芯将针尾稍抬起,切忌见回血后立即送管,先退针芯约2mm,在将套管缓慢送入静脉,退针芯速度应缓慢,如果退出过多软管无支持,送管易打折,这种现象临床多见。送管时在皮肤外只留3~4mm长,这样既不容易折转,也不易使软管脱出。套管送入血管后,松开止血带,退出针芯,放开调节器,观察液体滴注良好,针头部位不肿,用专用胶贴固定,调好滴数。

    (3)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置留置针,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关于留置针型号的选择,有主张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用细、短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漂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性摩擦及血管内壁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可相对延长留置时间。

    (4)运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将肝素盐水2~3ml,缓慢推注1.5ml后边退边注入,使针头在退出过程中导管内始终保持正压状态,以解决导管长期留置引起的堵塞现象。封管后的留置针在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液体,不宜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堵塞。

    2  体会

    使用留置针穿刺减少了血管穿刺的次数,有效防止药物渗漏,保证了各种药物通畅输入,减少了对表浅静脉的破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抢救危重患者时需要药物种类较多,如无配伍禁忌,可在留置针的Y型管给予多路液体通道,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赢得了抢救时间。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至关重要,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单位: 473132 河南南阳,南阳市油田总医院急诊科 


    (编辑:石  岚)

作者: 黄荔,董琼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