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9期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学生体质指数分析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运用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体质指数(BMI)对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部分专业学生身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采用医学统计学的计算方法和NOSA统计软件的辅助得出相关数据,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和运动处方以供参考。【关键词】体质指数。消瘦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这......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运用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体质指数(BMI)对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部分专业学生身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采用医学统计学的计算方法和NOSA统计软件的辅助得出相关数据,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和运动处方以供参考。

    【关键词】  体质指数;饮食;运动;肥胖;消瘦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这一指标目前已成为衡量人体身体状况的一种全新标准,其科学性、实用性也日益为大部分研究者及营养学家所肯定。在实践中,对体质指数(BMI)的研究只需测量身高、体重,简便易行,不带有任何损伤性,且利用身高平方校正体重,可有效消除身材高矮对体重的干扰。本研究分析了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02和2003年级部分学生的体质指数(BMI)状况,旨在了解大学生存在的相关健康问题,并由此为其提供相应的饮食计划、运动处方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02和2003级信息管理、法学、英语(师范)、电子商务、医学检验、公共事业、高级护理、车辆工程、计算机应用、自动化、生物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专业共641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388名,女生253名。

    1.2  研究工具与评价指标

    1.2.1  研究工具  电子体重计,型号是百利达HD-308,单位:kg,用来测量体重,最大秤量:136kg,最小秤量:10kg,使用时最大允许误差在以下范围内:0~100kg为±1kg,100~136kg为±2kg;钢卷尺,型号是蓝达JC-368W,单位:mm,允许误差是±1mm,用途是测量身高。

    1.2.2  评价指标  根据《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1]一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体质指数(BMI)的正常范围为18.5~25,小于18.5为营养不良,大于25为超重或肥胖。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于2002年6月通过“中国人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WGOC)”的讨论,认为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大于或等于24的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的为肥胖,BMI超过24,许多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就会增加。倪伟在《上海市大学生体质指数(BMI)分布特征》[2]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已步入成年阶段,体质指数标准可定为18.5~24的范围。本文亦采用此标准,并将BMI小于18.5的定为营养不良或消瘦,大于或等于24的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的为肥胖。

    1.3  研究方法  利用电子体重计,卷尺在课余时间对2002、2003级自愿接受测量的学生给予体重、身高的测量,并在调查统计表上做下记录。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测量条件是:受测者一律脱鞋帽,除尽饰物,只着单衣、单裤。经2005年5、6两月的调查,截止到2005年7月10日,共记录到641名学生提供的有效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对收集到的641名学生(其中男生388名,女生253名)身高、体重数据运用Excel进行计算,得出BMI值,再用NOSA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2.1  男、女生BMI差异性比较  经过统计、计算,受测388名男生均数为21.36,标准差为2.631;受测253名女生均数为19.56,标准差为1.976 (计算过程中,身高、体重、BMI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根据医学统计学中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比较,进行u检验(α=0.05,u检验过程略,下同),u=9.87,即u>1.96,故P<0.05。可见京江学院男、女生BMI均数不同,男生BMI高于女生。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论[2]:“我国人群中女性的BMI均值要高于相同年龄的男性”的结果相反,而与欧美国家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见《Antioxidants and Atherosclerosis》[3])。经过对受测学生的回访,发现这可能与本文研究对象的选择有关,受审美观念和时尚潮流影响,刚刚步入成年阶段的女大学生普遍追求身材苗条,热衷于各种减肥方法和瘦身运动,有意识地控制着自己的体重,而男生则较少受这种观念影响,通过对超重、肥胖男生的回访,得知其饮食、睡眠无度情况较为多见,且缺乏适当运动。但是,许浩、江文凯在《对江苏省成年人BMI指数的研究》[4]一文中指出:“男女BMI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且成年女性脂肪的增长速度高于瘦体重成分的减退速度,故其后期的BMI指数上升比男子快。”因此,随研究对象的年龄增大,“男生BMI均数高于女生”这一结果可能会逐渐消失,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2.2  男、女生与同年龄段上海大学生BMI差异性比较  根据倪伟《上海市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2]一文,将其提供的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所高校2997名2003级上海籍学生BMI均数、标准差与京江学院学生进行比较再次进行u检验。

    (1)已知上海男大学生受测人数1804名,均数为22.07,标准差为3.545[2];京江学院受测男生人数388名,均数为21.36,标准差为2.631,经过u检验,u=4.51,大于1.96,故P<0.05。所以,上海男大学生与京江学院男生BMI均数不同,上海男生BMI高于京江学院男生。

    (2)已知上海女大学生受测人数1193名,均数为20.32,标准差为2.677[2];京江学院受测女生人数253名,均数为19.56,标准差为1.976,经过u检验,u=5.19,大于1.96,即P<0.05。所以,上海女大学生与京江学院女生BMI均数也不同,上海女生BMI高于京江学院女生。

    由此可见,同年龄段的上海男、女大学生BMI均数无论男女均高于京江学院男、女生。经过对研究对象的回访和相关资料显示,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四个方面有关:(1)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经济发达,市民生活富裕,高能量、高营养的饮食结构导致超重或肥胖学生人数增加[2];(2)上海受测学生均为上海籍,从小就受到城市生活各方面更为优厚的待遇,而京江学院部分受测学生则多来自江苏、山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农村;(3)京江学院学生公寓距离教学楼、食堂等均较远,每天骑车、步行或乘车需20~30min方可到达,且学院安排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较多,校内体育设施齐全,学生普遍每日运动量较大,体力有可能存在超支现象;(4)京江学院部分女生盲目跟风减肥、瘦身,造成BMI值过低,营养不良、消瘦者增多。

    3  讨论与建议

    针对超重、肥胖以及消瘦学生的出现,根据对他们的回访分析调查,现制定有关的饮食计划与运动处方如下。

    3.1  针对超重、肥胖学生  根据《远离肥胖饮食方略》[5]一文,在饮食上可建议其:(1)少吃糖和精细糕点,少吃肥肉和荤油;(2)选择蛋白时,可尽量选择吃鸡肉、蛋类等;(3)在饮食方式上,尽量细嚼慢咽,选择凉吃;(4)三餐定量,多摄取微量营养素,多吃野菜和绿色蔬菜。

    3.2  针对部分消瘦、营养不良的学生  李敬华在《大学生营养健康与科学饮食》[6]中提供了如下饮食建议:(1)保证每日热量供应,不应限制主食甚至早饭的摄入;(2)停止一切不合适的节食方法和减肥药品,有身体不适状况者建议向医生咨询;(3)每日摄入适量优质蛋白质和适当脂肪,如鱼、瘦肉、蛋、奶以及植物油;(4)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不宜过量运动。

    3.3  运动处方建议  每个人都应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健康状况、锻炼目的以及个人兴趣、专业特点予以综合考虑,制定运动计划。在张建华、岳广凤[7]的研究基础上,现提供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如下,以供参考。

    3.3.1  运动目的和方式  提高灵活性的项目有:足球、篮球等;提高力量的:田径、健美等;提高耐力及心肺功能的:长跑。根据《讨论有氧运动对防治肥胖症的作用》[8]一文,减肥可选择有氧运动,主要项目有:步行、跑步、游泳、骑车等。若想要与专业特点相结合,那么学商科的同学就应适当选择网球、保龄球等,而学工科的同学则应考虑攀岩、健美等。

    3.3.2  运动量和强度  强度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具体标准是如果早晨进行训练,白天能够正常工作和学习为度;如果想提高水平或进行减肥训练,须有一定量的强度。

    3.3.3  注意事项  (1)运动前,对身体全面检查,征求医生或体育老师意见;(2)运动时应先做准备活动,运动后应做整理活动;(3)宜选择全身性活动;(4)持之以恒,劳逸结合;(5)遵守正常生活制度,保证充足睡眠,不暴饮暴食,远离烟酒。

    此外,为了能使各位学生都能经常了解自身的BMI,建议在宿舍、食堂、浴室等处放置体重身高计,同时,高校各相关部门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应采取切实措施,共同维护大学生身体健康,使学生们都能拥有完美体魄,德、智、体全面发展,早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联合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5(5):349-350.

    2  倪伟.上海市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4):77-78.

    3  Jialal,Scaccini C.Antioxidants and Atherosclerosis.Curr Opin Lipido,1992,(53):355-360.

    4  许浩,江文凯.对江苏省成年人BMI指数的研究.体育与科学,2001,22(6):39-43.

    5  王园.远离肥胖饮食方略.医药与保健,2003,3:16.

    6  李敬华.大学生营养健康与科学饮食.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4:57-58.

    7  张建华,岳广凤.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中国临床康复,2004,12:2335.

    8  李红,周小平.讨论有氧运动对防治肥胖症的作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1):96-98.

    作者单位: 212003 江苏镇江,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编辑:若  木)

作者: 李雯颖,陈 霞,陈 媛, 陈演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