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9期

老年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的诊治体会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老年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的诊治体会(pdf)肺性脑病是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肺性脑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病情多危重,容易漏诊和误诊,应该引起重视。现将我院1994~2004年近10年住院诊治的老年肺心病患者168例中,并发肺性脑病48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老......

点击显示 收起

    老年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的诊治体会 (pdf)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肺性脑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病情多危重,容易漏诊和误诊,应该引起重视。现将我院1994~2004年近10年住院诊治的老年肺心病患者168例中,并发肺性脑病48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肺性脑病患者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65~89岁,平均76.2岁。其基础疾病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7例,肺间质纤维化4例,支气管哮喘3例,支气管扩张2例,慢性肺结核2例,均为住院诊治的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性脑病标准。

    1.2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48例(100%),呼吸困难36例(75%),发热34例(70.831%),Ⅱ型呼吸衰竭29例(50%),右心衰竭23例(47.97%),合并高血压31例(64.58%),冠心病28例(58.33%),糖尿病18例(37.5%)。神经系统表现:头痛27例(56.25%),反应迟钝25例(52.08%),昏迷22例(45.83%),精神症状15例(31.25%),不同程度肢体瘫痪13例(27.03%)。

    1.3  治疗方法  48例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在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止咳、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并给予抗凝、肾上腺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及纠正酸碱失衡等其他对症治疗。

    1.4  结果  病情稳定和好转31例(64.58%),死亡16例(33.3%),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2.08%)。

    2  讨论

    老年肺性脑病是由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衰竭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为30%,死亡率高达40%左右[1]。本组调查老年肺心病患者168例中,并发肺性脑病48例(28.57%),死亡16例(33.3%),与国内报道大致相同。肺心病呼吸道阻塞加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症以及酸碱失衡是肺性脑病的最主要病因。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以造成酸碱失衡,从而使循环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脑水肿,导致中枢衰竭,所以预防和早期治疗肺心病至关重要。肺性脑病患者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反应性降低,低氧血症成为对化学感受的唯一因素。因此采取低流量给氧是维持呼吸兴奋的重要措施。

    老年肺性脑病临床上除呼吸衰竭的表现外,突出表现为脑功能不全的神经、精神症状,国内报道发生率1.0%~34.3%,这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低渗性脑病、代谢性碱中毒、脑动脉硬化等有关[2]。其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原发疾病的典型表现,有的仅表现为头晕、乏力、精神差、表情淡漠、嗜睡甚至昏迷等,慢性肺心病患者,当出现神志、精神改变,用一般原因不能解释时,要考虑肺性脑病的可能,应及时做各项核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延误诊断及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肺性脑病患者都有血红蛋白增高,致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粘稠度增高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易引起微循环障碍,甚至发生小血栓形成。使用肝素通过选择性抑制Ⅹa因子与凝血酶,预防纤维蛋白的形成,达到抗凝效果。

    肺部感染是加重肺心病的重要危险诱因,老年肺性脑病一半是由肺部感染引起,本组48例患者(100%)有呼吸道、肺部感染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早期有效控制感染,可防止因感染导致机体功能失代偿而出现呼吸衰竭的肺性脑病。根据近年来文献报道及我院临床经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院内及院外感染的病例易发生抗生素耐药,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应用也要采取个体化,主要根据痰培养寻找敏感的抗生素品种。另外,院外感染中支原体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医生警惕,治疗最好依据药敏试验选择,相关检查确定后,可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

    其他治疗中,应重视肺部基础疾病的治疗,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保持气道通畅,解除支气管痉挛,清除痰液和脑水肿,持续低流量给氧(1~3L/min),使氧分压保持在60mmHg,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必要时对危重患者及时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人工呼吸机的应用,血气监测调节呼吸机频率,待患者苏醒后血气监测下尽早撤机。

    做好预防,增强机体免疫力。对65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肺胸疾病的易感高危人群,在流行病前可用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肌注核酪、唯尔本、斯奇康注射液,口服必思添等药物,以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奇林,蔡学全,宋于刚.全科急救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149.

    2  刘幼硕.老年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9:678.

    作者单位: 430070 湖北武汉,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丁东平,黄三利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