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绵阳市2005年麻疹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天气寒冷、人口拥挤、卫生条件差易造成麻疹的传播。麻疹疫苗的使用,虽然使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近年我市麻疹散发、爆发疫情时有发生,其临床症状与风疹极相似,两者极易混淆,为了更好地将二者......

点击显示 收起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天气寒冷、人口拥挤、卫生条件差易造成麻疹的传播。麻疹疫苗的使用,虽然使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近年我市麻疹散发、爆发疫情时有发生,其临床症状与风疹极相似,两者极易混淆,为了更好地将二者区别,有效地开展麻疹监测工作,2005年笔者对371份麻疹疑似病人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抗体及风疹IgM抗体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流行病学资料  来自麻疹疑似病人血清标本送检表。

    1.2  血清标本的来源及对象  各县(市、区)疾控中心送检及本中心采集的麻疹疑似病人血清。检测前冷冻保存。标本采集距出疹时间最短为出疹当天,最长为出疹后20天,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43岁。

    1.3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捕捉法检测麻疹IgM抗体及风疹IgM抗体。

    1.4  诊断试剂和仪器  酶联免疫试剂由珠海经济特区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四川省CDC统一提供,在有效期内使用。酶标仪  Thermo  Labsystems    MK3型,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年年强检。

    1.5  操作方法和结果判定  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规范操作。结果判定以P/N值≥2.1为阳性,P/N值<2.1为阴性(N值小于0.07以0.07计算)。

    2  结果

    2.1  麻疹IgM抗体及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371份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287例,阳性率77.36%,风疹IgM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0.54%。发病季节以春夏季为主,3~6月份最多,占全年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75.26%;发病年龄以7~19岁居多,占全年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7178%;在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23.69%的病例有免疫接种史,15.68%的病例无免疫接种史;60.63%的病例免疫接种史不详。

    2.2  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2.2.1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地区分布  全市9个县(市、区)均有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居前四位分别为涪城、三台、北川、江油4个县(市、区),共计有264例,占全部阳性病例的91.98%(264/287)。

    2.2.2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季节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但以春季为主,其中3~6月份216例,占全年阳性病例的75.26%(216/287);9月份为29例,占全年阳性病例的8.53%(29/287)。

    2.2.3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年龄分布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发病年龄最大为43岁,最小为8个月,主要集中在7~19岁,占阳性病例的71.78%,但以7~13岁组较多,占麻疹总病例的46.00%。见表1。表1  麻疹抗体阳性病例年龄分布(略)

    2.2.4  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与采血时间的关系  在348例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287例,流行病学确诊41例,临床诊断确诊20例)中,出疹≤3天采血病人的IgM抗体检出率最低。见表2。表2  麻疹IgM抗体检出率与出疹后时间的关系(略)

    2.2.5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与免疫接种史的关系  在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有免疫接种史的68例,构成比23.69%,无免疫接种史的45例,构成比15.68%,免疫接种史不详的174例,构成比60.63%。见表3。 表3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与免疫接种史的关系(略)

    2.2.6  爆发疫情  2005年共发生麻疹爆发疫情7起,分布在4个县(市、区)的4所农村小学和3所农村中学。麻疹IgM抗体阳性113例,占全年阳性病例的39.37%。

    3  讨论

    我国自1965年开始接种麻疹疫苗(MV)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是麻疹仍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故在消灭天花和即将消灭脊髓灰质炎后,麻疹可能是又一候选消灭的传染病[1]。从2005年绵阳市麻疹监测结果分析,绵阳市的麻疹病例以散发为主,同时伴有爆发,发病呈现春夏季高峰,3~6月份病例占75.26%,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从发病的年龄看,病例主要以7~19岁学生为主,在中、小学中爆发为主要形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低;(2)新生入学学校未执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未对无免疫史的学生进行及时补种,造成易感人群在学校聚积。因此,要有效控制麻疹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必须严格执行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学生及时进行补种,必要时,应考虑对7~19岁人群进行强化免疫,形成免疫屏障,避免麻疹爆发。

      从麻疹免疫史分析,有免疫史的人群阳性检出率为23.69%,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阳性检出率为76.31%,且免疫史不详者多为未种,这表明,我市麻疹的发病主要为未种者,其次为免疫失败者。分析其主要原因:(1)接种质量差,影响疫苗接种效果;(2)冷链系统保存疫苗不当,使疫苗滴度下降;(3)无免疫史的人群主要是计划外生育人口和流动人口。因此,要控制和消除本市的麻疹,应加强预防接种门诊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和计划免疫管理,以提高疫苗接种质量,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成功率和免疫接种率,同时还要保证疫苗流通环节和保存中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

      麻疹IgM抗体检出率与出疹后时间的关系表明,出疹≤3天麻疹IgM抗体检出率最低,明显低于其余时段,容易引起误诊、漏诊。因为现实情况经常是发现可疑病例后,要求尽早收集标本,一般为出疹当天,抗体水平还未达到最高峰。因此出疹3天内病例,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者,不能排除麻疹,应在7~14天后采集第2份血标本进行重新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为避免二次采血,建议单份标本的采集最好在出疹后7~14天采集血清进行检测。

      麻疹IgM抗体是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加速麻疹控制进程中,应加强实验室监测。麻疹的实验室血清学监测在诊断和排除疑似麻疹病例中十分必要[2]。绵阳市371份合格血清标本中,77.36%检出麻疹IgM抗体,0.54%检出风疹IgM抗体,表明仍有22.1%的临床诊断疑似麻疹的病例可能是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据文献报道接种过麻风腮三联疫苗的类麻疹、风疹病例有20%为细小病毒B19感染[3]。因此,加强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血清学监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更有利于及时消除爆发疫情和控制麻疹的流行。

    【参考文献】

    1  刘青恋,曾义学,罗湘蜀,等.2001~2003年四川省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5):491-493.

    2  肖文芳,张健,谢瑞玲,等.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监测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2):123-125.

    3  Irja D,Martti V,Heikki P.Etiology of measles and rubella like illnesses in measles,mumps, and rubella-vaccinated children.J Infect DIS,1998,178:1567-1570.

    作者单位: 621000 四川绵阳,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石  岚)

作者: 周良君 江智辉, 王学军, 向莉莉, 陈果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