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校园动态首都医科大学

我校召开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暨任课教师工作交流会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
摘要:为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增进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12月18日下午,研究生院组织召开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暨任课教师工作交流会,副校长王晓民及来自校本部和临床医学院的40余名研究生导师暨任课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改清主持。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汪玲教授作了题为“针对......

点击显示 收起

   
为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增进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12月18日下午,研究生院组织召开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暨任课教师工作交流会,副校长王晓民及来自校本部和临床医学院的40余名研究生导师暨任课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改清主持。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汪玲教授作了题为“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的报告。汪教授结合具体案例,从目前研究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造成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并提出作为研究生导师,应把握研究生心理特点,重视对研究生的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汪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为研究生导师们处理研究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我校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嵬教授作了题为“英国医学学位体系与中国医学学位体系之比较”的报告。王教授及其课题组通过大量的对比研究,为与会人员呈现了中英两国医学学位体系的异同点及国外医学学位教育的可借鉴之处,使研究生导师从全局的高度认识了我国医学学位体系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随后,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展开了热烈的座谈。就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内涵及如何加强导师的师德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导师们还对目前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加强研究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王晓民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说,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具有三重身份:家长、老师和朋友。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其次,因材施教,从选题、开题、分析结果,经费保障,论文写作到论文答辩全过程认真负责地指导研究生;当研究生遇到困难,导师就要像朋友一样经常与研究生谈心,进行疏导。
最后王校长代表校领导向导师们拜早年,并希望导师们为使我校在2020年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的目标继续做出贡献。    















  
作者: 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