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校园动态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北校区)

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意见切实加强医学本科教学建设工作的通知

来源:中山大学
摘要:医教〔2007〕15号医科各教学单位:为贯彻教高〔2007〕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建立教......

点击显示 收起


医教〔2007〕15号

医科各教学单位:
为贯彻教高〔2007〕1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实现从严治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校医科本科教学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大教学投入
  加大教学投入包括加大财力的投入与加大精力的投入两方面。
  1、医科各院系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学的投入,特别是工作精力的投入。我校2005年在校领导与学院领导干部中推行教学质量“一把手”工程和教学质量监控“三个一”工程,对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在此基础上,现拟启动中层干部参与教学的“五个一”工程,要求医科各学院、医院教研室的主任、副主任积极参与医科本科教学。要求学院的教研室主任与副主任做到每学期主持一次集体备课或预讲、参加一次实验课授课、指导一次本科生科研实践、为学生开设一次专题讲座,组织一次教研室教学研讨会;医院教研室主任与副主任要求做到每年参加一次理论授课、带教一次见习或实习教学查访、主持一次见习或实习教学病例讨论,担任一次毕业综合考试、实习资格考试命题专家或技能考官,前往基地进行一次教学指导。“一(把手)、三(个一)、五(个一)”工程将列入我校医科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2、在财力投入方面,根据目前我校医科教学现状,将重点加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新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投入。各院(系)对本单位教学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查漏补缺,针对教学薄弱环节加强建设与投入。
  二、强化教学管理
  1、健全医科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管理,保证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试、教学档案、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
  2、配合学校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医科数字化教务管理系统。对教学计划、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块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借助网络化教务系统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对排课、评教、临床教学管理等暂时与医科教学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或尚未开发的模块,要有计划的进行意见征集与反馈,推进教务管理系统进一步研发与改进。
  3、完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切实落实“一(把手)、三(个一)、五(个一)”工程,发挥院系各级领导对本科教学的指导和监控作用;健全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督导体系,确保多层面督教、督学、督管的督导工作顺利运行;加强对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与反馈,各院系在原有课堂教学评教工作的基础上,要开展实验课、见习、实习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对课程期末考试、各种阶段性考试要科学进行试题质量分析。
  4、严格临床教学管理。长学制及不同学制学生的理论课、见习、实习教学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分别进行,不得与其他层次的本科学生合并教学。见习教学由中级(以上)职称教师进行带教,无特殊原因不得临时调换见习带教老师,每个见习小组人数不宜大于15人。各附属医院要确保每位实习生管病床数至少达6张。附属医院应加强对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教学业务指导与管理,定期进行教学示范与教学检查。
  5、建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各学院、医院要采取多种形式主动收集教师、学生对本单位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并向全体师生公布固定的教学信息交流邮箱;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学生座谈会和一次教师座谈会;设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定期收集有关专业、年级的教学情况、学生动态,并向相关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反馈。各学院、医院对教师、学生提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给以解答和处理。
  三、深化教学改革
  1、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与优良教学传统相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实行弹性学制与学分制,完善学分制管理,试行双专业、双学位制度。以八年制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按学制与专业教学需要分层次合理搭建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科学配置,节约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2、建立健全教学团队,完善教师教学激励与约束制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点围绕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激发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等加强建设。坚持首次开课教师培训制度;定期举办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班;定期举办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将医科“中青年教师中英文授课大赛”、“临床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等教学比赛常规化、制度化,通过比赛使教学活动由点及面加强师资培训,使教学新秀脱颖而出。同时,加快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名师的培育工作。以八年制教学为契机探索课程负责人制度,帮助医科基础和临床学科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鼓励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研究。继续推进“教学名师”的培育工作。建立健全,增强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
  3、进一步加大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力度,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整体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继续大力培育校级、省级、国家级“名牌”(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积极推进双语课程建设;鼓励跨学科、整合型课程的系统开发与研究;鼓励有余力的教师积极开设选修课,拓展选修课超市的规模;鼓励必修课程15~40%的学时用于探索PBL、CBL、自主学习、网络化学习等教学方法改革。在教材建设上,着力支持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建设,同时设立基金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立体化教材、八年制教学和留学生教学使用的双语(全英)教材。争取医科有8-10种教材进入国家“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
  4、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继续深化“三早”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筹建开放共享型医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支持医学生自主开展基础、临床创新科研实验,力争8-10个项目成为国家支持的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鼓励各学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创新发明比赛、科研设计比赛和优秀论文评比。开展各类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伦理爱心活动,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早期接触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切实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以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目标,加快医科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系统开展标准化病人培养与应用、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临床技能多站考试等领域的研究;拟推行实习导师制度;组织人员编写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手册;加强医学生急救技术培训,将“心肺复苏术”示教纳入实习岗前教育内容;将“实习生临床技能大比武”活动常规话、制度化;推进医科见习、实习教学提前实施的改革。
  6、加强医学人才培养的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师资的培养与交流上,大力引进国外优秀专家学者来我校授课或开展教学领域的交流,同时,选派我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外研究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生的培养和交流上,积极拓展交流生、交换生项目,选送优秀学生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交流学习,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以“迎评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扎扎实实做好迎评工作。2008年我校将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医科各院系要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划和部署,扎实开展各项评建工作。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按三个阶段安排进程:第一阶段(2007年4月至8月31日)——自查自评自建;第二阶段(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校内评估、整改和建设;第三阶段(2008年2月1日至4月)——完善和建设。从学院医院角度,第一阶段自查的重点方面应当有:各类教学规章制度的完善与落实、相关教学资料的完善与归档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实施基本环节建设(排课、授课与带教、命题、组织考试、评卷等)、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综合技能考试规范化管理、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一(把手)、三(个一)、五(个一)”工程,专家、同行、学生评教制度,督导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的建立与运行。医科各院系要按照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组的要求,积极通过自查自评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下足功夫在支撑教学的各类软硬件上加强建设,切实以评促建,推动医学本科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2、在教高〔2007〕1号文中提出“积极探索专业评估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适应职业制度需要的专业认证体系”。教育部即将全面启动医学教育认证工作。我校作为部属重点院校,极有可能成为第一批接受医学专业试点认证评估的学校之一。我校医科将认真研读学习即将颁布实施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借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契机,同时为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积极做好准备。

作者: 2007-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