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检验与超声影像

中国亟须引进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新技术

来源:新华网
摘要: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31日在“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技术研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亟须引进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新技术。耐多药结核病是指患者体内的结核杆菌至少对两种通常最有效的一线抗结核病药物发生耐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需要用更昂贵且副作用更强的二线药物治疗。据了解,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目前我国检测耐药结核需要两个月才能得出结果,而先进技术可以将结果报告时间缩短到几周甚至两天。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31日在“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技术研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亟须引进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新技术。

        耐多药结核病是指患者体内的结核杆菌至少对两种通常最有效的一线抗结核病药物发生耐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需要用更昂贵且副作用更强的二线药物治疗。  

        据了解,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周期是一般结核病的三倍甚至更长,治疗费用是一般结核病的一百倍甚至更多。不仅如此,耐多药结核病对公众卫生的威胁也较普通结核病大。一个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可使新被感染的人从一开始就变成耐多药结核病患者。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估计,全球有50万例耐多药结核病例。就绝对病例数而言,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南非和尼日利亚排名第一至第五位。在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只有不到5%的耐多药结核病得到合适的诊断。  

        肖东楼说,引进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以后,不用培养细菌就能诊断耐多药结核病,可以大大缩短诊断时间,从而为减少传染和提高治疗质量赢得宝贵时间。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说,中国一直将研究重点放在耐多药结核病的检测能力建设上。目前,中国与梅里埃基金会在结核病诊断技术领域正在开展合作,并就有关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国部分地区的应用开展研究,最终希望找出适宜在中国推广的结核病诊断新技术、新方法。  

        “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技术研讨会”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梅里埃基金会联合主办。会上中外专家共同交流国际上耐药结核病早期诊断的先进方法及其实施经验,探讨未来在我国使用的前景,为全面提升我国的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水平提供思路,也给我国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 2009-4-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