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骨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髋臼骨折基础与临床研究获系列成果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中国医药报河北讯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张英泽教授等人开展的“髋臼骨折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因其所获的多项重要成果对临床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于日前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国内已有的髋臼骨折研究所用标本数量较少,属于样本研究,而且还没有针对髋臼......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国医药报河北讯 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张英泽教授等人开展的“髋臼骨折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因其所获的多项重要成果对临床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于日前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国内已有的髋臼骨折研究所用标本数量较少,属于样本研究,而且还没有针对髋臼毗邻的复杂解剖关系以及髋臼前后柱独特的解剖学特点进行的髋臼前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定量解剖学研究,也还没有人提出髋臼前柱及后柱螺钉内固定的安全区及危险区以及进钉方向、螺钉长度等解剖学数据。鉴于这种情况,张英泽等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髋臼骨折进行了研究:
  一是开展了髋臼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他们在国内外首次以60个成年男性防腐半骨盆标本,模拟髋臼横断骨折,给予弧形钢板与拉力螺钉不同组合方式的内固定,并采用生物力学试验机,测量不同内固定的稳定性,同时在国内率先应用压敏片技术,准确测定其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臼顶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柱内固定的稳定性高于单柱内固定;在单柱内固定方法中,后柱双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高于前柱单钢板内固定,前柱单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高于后柱单钢板内固定,而双柱内固定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区别;对于髋臼横断骨折,即使给予解剖学复位内固定,髋臼臼顶负重面积也不能恢复正常;双柱内固定同单柱内固定相比,能增加臼顶负重区负重面积;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对于髋臼横断骨折,双柱内固定优于单柱内固定。
  研究人员还首次采用大样本骨盆标本,模拟不同程度的髋臼后壁骨折,并应用压敏片技术定量评价不同程度髋臼后壁骨折对臼顶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后壁骨折使臼顶负重区的平均应力显著增加,前壁平均应力显著减少,对残余后壁的平均应力影响不大。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后壁骨折显著改变了髋臼与股骨头之间的应力和应力分布,特别是后壁1/3骨折对其影响较大,变化最显著的部位是负重顶区。
  通过开展生物力学系统研究,张英泽等人还提出了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指征,主张对于波及双柱的骨折,若前柱移位明显,可取前路髂腹股沟切口,给予前柱单钢板内固定,在该切口内可加用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若后柱移位明显,可取后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在行后柱单钢板内固定同时,在同一切口内行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这样可在同一切口内完成双柱内固定,从而降低手术创伤,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在不影响内固定稳定性的前提下,将手术风险大大降低。
  二是开展了髋臼骨折的相关解剖学研究。张英泽等人首次对髋臼前柱、后柱顺行及逆行拉力螺钉内固定进行了定量解剖学研究,明确提出了拉力螺钉进钉点骨性标志、进钉方向、拉力螺钉的直径及长度,为微创治疗方法的推广奠定了解剖学基础。其研究结论认为,髋臼前柱拉力螺钉的入钉点在髂前上下棘之间切迹与坐骨大切迹连线中点上方15.3±4.7mm处,其进针方向与该线成90.1±4.7°,与该线中垂线呈25.3±3.9°,该拉力螺钉直径为5.2±1.9mm,长度为82.0±7.9mm。经过研究他们还发现,髋臼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是可行的,髋臼中心部位不能放置螺钉,中心部位以上可以放置螺钉,但进钉角度应小于63±7°。
  三是开展了髋臼骨折的临床研究。从1994年1月~2005年1月,张英泽等人在开展上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共进行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20例。其中,在随访资料完整的138例病例中,手术优良率达80.4%。 (王振岭 杨红亮)
作者: 2007-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