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药界风云动态

试药体验:高薪、风险、奉献

来源:医药网
摘要:健康人服用这些药性并不完全确定的药物,难免会有风险与不利影响。”东北某高校大三学生小刘这样形容他的试药感受。2003年年底,小刘经系里师兄介绍参加了学校教授主持的一个仿制药试验。这个试验首先要往受试者血管里扎下“滞留针”,服药后医生确定抽血检查时间,定时用一次性注射器从“滞留针”里抽血。...

点击显示 收起

    是药三分毒。健康人服用这些药性并不完全确定的药物,难免会有风险与不利影响。他们为何选择这个“行业”呢?

 

    “疼痛、害怕、难受。”东北某高校大三学生小刘这样形容他的试药感受。2003年年底,小刘经系里师兄介绍参加了学校教授主持的一个仿制药试验。这个试验首先要往受试者血管里扎下“滞留针”,服药后医生确定抽血检查时间,定时用一次性注射器从“滞留针”里抽血。小刘第一次试验两天期间共扎了25针,抽了20多次血,每次大约为2毫升左右。

 

    小刘说:“针扎下时感觉到很锋利的疼痛,抽血时也痛。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试验,两次抽血间隙期间就觉得害怕。”那次试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刘一看到针头,血管就隐隐作疼。但不久后,有同学再邀小刘参加试药时,他又去了。到目前为止,已参加了11次这样的试药试验。

 

    因为扎一针,会有30元的“止疼”报酬。小刘第一次试验扎了25针,两天获得了750元的收入。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对于学生来说,一次试验六七百元,就是‘高薪’,相当于好几个月家教、兼职的收入。虽然也会害怕参与试药过多,会损害身体,但一有机会还是舍不得放弃。”

 

    对小刘这样的医科大学生来说,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回避一些毒性较强、对身体损害较大的药物试验。因此他们的收入在试药行业里,几乎算是最低档的。小刘说:“有的实验毒副作用强,风险较高,一些医疗机构就采用重赏招徕‘勇士’。听说北京有的一个试验酬金就过万元。”

 

    小刘的同学李勇却否认试药“奔钱去”的说法。他说,自己也是学药的,知道每种药推广到临床试验前,都经过了动物试验、毒性试验等环节,也经过医学专家、法律各界专家组成的伦理委员会论证和国家药监局的批准,风险系数较低。另外,由于受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公众不知道、不赞成或不理解试药的行为,但从药物研制的角度看,这个环节很必要。自己这么做,也是为医药行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勇说自己一直被一个故事感动着:一位老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他当时觉得呼吸困难,知道自己将要死亡。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老人艰难地从口袋里掏出笔和纸,趴到地上记录了毒蛇的特征和自己死前的感受:“体温升到40摄氏度”、“头晕、身体燥热、耳鸣 ……”“血从鼻子和嘴里流出来,疼痛感慢慢消失,可能大脑已经……充血。”写完后,科学家就与世长辞,但他手里紧紧拽着的那份“遗书”却令后辈敬仰不已。

 

    李勇说,每当自己躺到试药病床上时,脑海里总会想起这位老科学家,“试药是个有风险的行业,只有勇敢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敢于去尝试,我为自己的勇气感到自豪。”(应采访者强烈要求,试药员为化名)

 

(新华社)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