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监专刊

“十一五”完美落幕 主要目标顺利实现

来源:医药经济报
摘要:2011年的新年钟声敲响,这标志着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发展进程中令人难忘的“十一五”完美落幕。回想当年,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在没有参考标准的情况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经过5年的努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十一五”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都顺利实现。回眸这5年,......

点击显示 收起



  

  2011年的新年钟声敲响,这标志着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发展进程中令人难忘的“十一五”完美落幕。回想当年,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在没有参考标准的情况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经过5年的努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十一五”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都顺利实现。

  回眸这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指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监管事业新的发展,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风云际会的5年中,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建国60周年庆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大事、要事中,知难而进,攻坚破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践行科学监管理念

  监管指导思想直接关系监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从2006年开始,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深刻分析和总结以往工作的得失成败,深入查找以往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汇集全系统智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树立和践行科学监管理念的要求。

  科学监管理念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基本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依靠技术支撑,实现队伍保障;根本目标是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强调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必须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营造安全消费的社会环境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邵明立指出,在科学监管理念引领下,监管思想更加解放,眼界更加宽广,认识更加统一,步调更加一致。

  在科学监管理念的指导下,监管人才总量逐步增加,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据统计,截至2010年初,监管队伍总数达6.8万人,其中:专业人员占75.7%,本科以上学历占65.8%,比2005年有明显提高。在职培训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实施基层“一把手”培训示范工程,完成792名地市局长和药检所所长、1300名县局长的全员轮训。

  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完善

  邵明立指出,“十一五”期间,以基层为重点,以科技为依托,监管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些数字直观地反映了这五年来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建设和工作成就。据统计,到2010年底,农村药品监督网覆盖100%的县、98.2%的村,供应网覆盖100%的县、93.8%的村。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共计592亿元,用于改善监管条件。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2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倍。

  与此同时,监管技术装备也进一步得到改善,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完成5000多种药品标准提高任务,顺利颁布实施《中国药典》(2010版),进一步完善了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药品标准体系。制修订医疗器械标准571项。

  通过推进法制建设和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监管长效机制。

  “十一五”期间,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建设得到切实加强。积极推动《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推动多部法规的制修订,先后出台15部部门规章,初步形成了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比较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以“三分离”(行政受理、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相分离)和“三制一化”(主审集体负责制、审评人员公示制、审评审批责任追究制和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建立公开公平、规范透明、鼓励创新的药品注册管理体系。推行派驻监督员、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开展飞行检查、现场检查,建立更加严格的药品生产质量监管制度。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信息通报制度,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扩大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布和信息沟通机制。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建立以“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为目标的应急反应机制。

  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严格的标准和措施,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一药多名”、药品注册申报资料造假、虚假药品广告泛滥、非药品冒充药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违法添加等热点难点问题。建立药品滥用监测网络,深入开展兴奋剂治理。严肃查处“齐二药”、“欣弗”、“佰易”,参与查处“三鹿奶粉”等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有效净化了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

  在研制环节,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规范注册申报秩序。核查3.6万个药品注册和3.1万个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全面清查17.9万个药品批准文号,注销或撤销近5000个药品批准文号。在生产环节,组织开展药品GMP认证、跟踪检查、飞行检查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专项检查等共计5.8万余次,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14张,撤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15张,收回《药品GMP证书》275张,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在流通使用环节,全面开展市场抽验,打击挂靠、走票等违法行为,监测移送违法广告35.3万个,撤销收回广告批准文号595个,对违法广告产品采取暂停销售措施2306次,移送关闭违法发布药品信息网站1844个。实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疫苗和中药注射剂电子监管。大力开展安全用药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随着专项整治的深入,药品安全形势逐年向好。

  数字看监管

  “十一五”期间,共组织开展药品GMP认证、跟踪检查、飞行检查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专项检查等共计5.8万余次。

  “十一五”期间,共核查3.6万个药品注册和3.1万个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全面清查17.9万个药品批准文号。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共计592亿元,用于改善监管条件,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2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倍。

  到2010年底,农村药品监督网覆盖100%的县、98.2%的村,供应网覆盖100%的县、93.8%的村。

  截至2010年初,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总数达6.8万人。



作者: 2011-1-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