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

严世芸--名医大家的治学之路

来源:中医药文化
摘要: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是上海市名中医,国家教育部名师。他既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名医,又是一位中医教育的改革者,为中医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家学渊源深厚,热衷中医事业严世芸先生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5岁时,为了躲避战乱回老家读小学,......

点击显示 收起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是上海市名中医,国家教育部名师。他既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名医,又是一位中医教育的改革者,为中医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家学渊源深厚,热衷中医事业
    严世芸先生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5岁时,为了躲避战乱回老家读小学,三年级末回到上海继续小学学业。初中考进了杨思中学,杨思中学奉行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除了知识学习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这一段经历对先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先生虽然成绩不是名列前茅,但始终处于中上水平,而且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培养了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和个性,这也成为先生日后思考中医教育改革的源头。
    先生的曾祖父严晓江是个秀才,擅长书画,祖父和父亲也喜爱书画,祖父同时还是当地的名医,父亲严苍山幼承庭训,1924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承丁甘仁先生,与程门雪、黄文东为同窗挚友。1927年严苍山先生与秦伯未、章次公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后又执教于新中国医学院,投身中医教育事业,成为近代上海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曾任上海四明医院(曙光医院前身)医师。1930年,于上海法租界蒲柏路(今太仓路)其寓所设“严苍山家庭医药顾问社”。上海疫病流行期间,苍山先生曾用自创方药救治了许多危重病人,还常给贫困者垫付药资,并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重财求利不如改行去经商”,曾被病人称为“活菩萨”。解放后,苍山先生任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委兼秘书长,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兼职馆员。他一生不仅辛勤耕耘于中医学园地,成果丰硕,业绩斐然,而且善诗文,精书法,能绘画。认为医者兼通琴、棋、书、画,可以提高修养,怡悦性情,从中获得悟性,对做学问大有帮助。遗憾的是老先生在十年浩劫中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严世芸先生家里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第六。在民国时期2次废除中医的运动中,父亲严苍山感到中医生存的艰难,因此不愿意让子女继承家学,因此先生的5个哥哥姐姐都没有学医。解放后,随着中医政策的转变,让父亲严苍山看到了中医的希望,  决心让严世芸学习中医,鼓励他报考上海中医学院。
    由于先生自幼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1958年成功考入上海中医学院。进入大学后经历了“反 右”、“大跃进”政治运动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等动荡的岁月,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中医的热爱,使先生 沉浸于中医学业。可贵的是先生的学习不是死读书, 他兴趣广泛、更善于思考,获得了老一辈教授和名  医的赏识。由于撰写了一篇优秀的论文——(《低热 的辨证论治)),而被金寿山先生留在了伤寒教研室工 作。不久之后下乡参加了医疗队,并于1972年被安排到曙光医院跟随张伯臾先生侍诊学习1 5年,直到 张老去世,深得老师的学术精髓。之后又在急诊工作了5年,在强化西医基本功的同时,积极尝试用 中医治疗急症,临床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1978年,先生被调回上海中医学院任各家学说教研室教师,后任主任。不久先生又被选送到中央党校学习教育行政理论,这段时间内先生对学习、带教、授课经历作了更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中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中。1984年被任命为教务处处长,1 985年任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直至1998年任校长。20余年来,先生一直投身中医教育,积极致力于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探索个性化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内医科院校中率先建立了全面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深化以中医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人文与身心素质,以及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路、动手能力.
    二、潜心学术研究,临床辨证灵活
    先生长期从事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中医心血管文献、临床和实验研究,在学术领域成就卓然。
    1.重视传统文化,创文献研究先沂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生开创了中医学术史的研究领域,对历代医家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其所创的中医学术发展史将文史哲与医学相结合,把中医历代医家学说、学派传承等学术研究,置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总结,揭示中医学术的基本脉络、发展轨迹和规律。该领域的研究,在中医学术领域和中医高等教育教材改革实践中具有首创性煮义。
    先生主编的《中国医籍通考》是第一部比较全面的医籍目录通考的专著,全书共收医籍8194种,500余万言,是目前收录医籍最多的权威性著作,其数量、质量均超过日本的《医籍考》,具有开创性和权威性,《解放日报》曾赞日:“一本书改变了一段历史。”近年来先生又开展三国魏晋南北朝医学研究,撰著出版(《三国两晋南北朝医药总集》。该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中医学术界具有先进性,填补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研究的空白,对医史文献、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1995年始,先生主持创建了中医“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不仅全面继承了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优点,又通过重新整合、提炼、补充、演绎和验证而形成一个崭新的体系,有效提高辨证水平和临床疗效,为中医辨证论治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及中医走向国际奠定临床辨证的方法学基础,其主编的《中医藏象辨证学•肝胆病论治方案》《藏象辨证论治学》均已出版。
    同时先生在藏象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利用现代生物学研究手段及五脏相关性病.方一证.效系统研究模式,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开展了相关藏象和治则治法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以阐明中医藏象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并根据自己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长期积累的经验,研制了治疗该病的有效中药复方制剂——强心饮。该方由温肾利水法化裁而来,临床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2.临床兼备各家,师古而不泥古
    先生长期从事中医历代各家学说及学术经验的研究,临证治病,除了抓住“治病必求其本”的辨证精神外,还积极撷取各家专长,兼收并蓄,贯通诸法,主张一定要推陈出新,以应病变。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强调“三观”。
    第一,调养气血,百病乃安的“气血观”。他重视《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乃致平和”,临床应用此法治疗疑难顽症,常获良效。
    第二,阴阳调治的“协调观”。先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还注重阴阳的协调,尤其强调肾阴肾阳的协调。他以仲景大法为基础,既服膺于孙真人方药和金元四子妙法,又通达于景岳的调治阴阳法和叶桂的杂病论治;治疗上不仅善用养阴之品,也不避温热燥药。若遇阳气虚损而用补阳益气的附子、桂枝、黄芪、鹿角等药物时,应注意适当使用补益阴液的生熟地、山萸肉、白芍等,以使生化之源无穷。反之,病家表现为阴精亏损,在使用补阴填精的药物,如生地、熟地、首乌、杞子、麦冬、炙龟板,同时也应兼顾补益阳气的药物如附子、仙灵脾、菟丝子等,以使生升之源不竭。在杂病的治疗过程中始终注意“补不宜呆滞,泻不可伤正,寒不能伤阳,温不可劫阴”等配伍用药原则。
    第三,调治心病,兼顾他脏的“五脏观”。先毕把中医学的思想原则“和”贯穿于理、法、方、药中。在临床辨证中强调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紧扣病机,随机应变,协调好人体的气血阴阳。同时,治疗时把握病情、症状、病机,正虚邪实的情况各不相同进行辨证组方,处方则“杂”中有法,“乱”中有序。他要青年医师多读《 千金要方》,以知寒热补泻,方药配伍之妙。先生在重视调养正气的同时,不废攻邪,十分赞赏张子和“不可畏攻而养病”的观点,善于把“扶正达邪”与“祛邪安正”两种学术思想结合,灵活应用于杂病的治疗。
    先生在长期临症实践中,根据古代医家心身同治的方法,制定并建立心血管常见病证的七情调治方案,常以“暗示默化法”,“情志导引法”,“静志安神法”、“怡悦开怀法”、“说理开导法”等,同时非常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主张在治疗中除把握患者的自然属性,还须了解复杂的社会与心理属性,考虑患者个体的遗传因素、体质差异、性格、心理特征等。先生还认为医者应具备立体的、多层次的、多视角的思维模式,应当根据不同患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不同,进行“社会诊断”,开出“社会处方”。
    三、关注中医教育,善于改革创新
    先生崇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帮助别人也有所成就。在教育领导岗位上20余年来,他积极致力于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不断引领全国中医药院校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探索个性化培养途径,在国内医科院校中率先建立了全面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深化以中医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文与身心素质、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等改革。
    在全国中医院校中率先提出了三段式教育的设想,形成“导读、精读、临床升华”三段式教学模式,创立基础与临床融合的中医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传统中医教学示范病房),让学医之人多下临床、早下临床,在扩大视野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多的操练实践机会。同时在本科生中引入导师制,希望能够在高等教育中吸收师承教育的优良因子,把两者糅合起来,使高等中医教育尽可能地保持中医特色。
    先生目前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负责人,在此期间,他对中医教育又有了新的思考,认为2l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医学的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医学将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与社会人文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交叉、融合、渗透,而过度专业化的“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于21世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于是建议开设具有中医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目前,学校依托文化研究基地的师资力量和外聘教9币,在原有人文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围绕核心知识与拓展知识的有机结合,逐渐构建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开始着手组织编撰适合中医院校学生的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四、重视传统文化,探究中医本源
    先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认为:“中医以国学为基础,中医教育不能忽视传统文化,文化是历史的积累和延续,是割不断的。中医药的诸多理论其发生和形成的基础及复杂过程尚不清晰,比如经络理论、藏象理论、精气神理论等。在先生看来,必须克服以当今时代的思维方式去揣测或替代距今二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医药理论成果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科学基础,必须克服以当今的认知为基础去理解、诠释先秦时代中医药经典理论的内涵和概念。中医药基础理论从发生到形成,因素复杂,过程漫长。既有医疗实践与人文的交融,也有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素,更有古代自然科学对医学的重大影响和贡献。因此,要厘清中医药经典理论的内涵,必须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人文、自然科学等史料,开展多视角、多层面、多学科的研究,充分表达其发生、发展的真实,使中医药经典理论得以回归本源的表达。”
    先生作为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带头人,主持和带领全学科成员进行了中医与中医传统文化的系列研究,如主持上海市哲学社科项目“对中医学术发展史一先秦汉晋经子典籍与医学相关性研究”,联系中医学术理论,从医学的角度阐述理解传统文化,为中医文化研究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承担国家社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一一中医优秀文化思想的传承研究”,该项目拟采用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传统文献进行较为深入的挖掘,从文化的视角对中医学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以探究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和互动过程,阐发中医学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中医文化对现代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启示。并带领团队成员开展了敦煌医学研究、《道藏》 医籍研究与校注、儒、释、道与中医、新出土简牍涉医文献整理与研究、上海地区清末前馆藏未刻中医药抄本研究、《永乐大典》医学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具有文、史、哲与中医学研究结合密切的特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五、养生因人而异,注重夏季进补
    先生虽已年届古稀,承担着很多工作,但身体很康健。先生常说养生没有固定模式,每个人的体质、工作环境不同,养生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先生的养生之道,在于随意、豁达、心胸开阔。他在国医大师裘沛然老先生的四个一点“豁达一点、潇洒一点、宽容一点、厚道一点”上加了“淡泊一点”,“淡泊做学问,不要刻意追求名利,名利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刻意追求只能把人的品质搞坏了”。在饮食上,先生主张营养全面,荤素搭配,不要挑食,抽烟不利于健康,而适量饮酒有利于健康。酒在中医中的用处非常多,既可以作为炮制中药的媒介物,也可以炮制药酒,又可杀菌消毒,同时酒又有活血的作用,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然,饮酒要适量,酒喝多了会损害身体,而喝茶有益,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氨基酸,可以利尿、明目、降血脂,还可以帮助消除香烟中的尼古丁。对于冬令进补的人参,先生认为夏季吃人参是雪中送炭,冬季吃人参是锦上添花,很多治暑热病的方子都用人参。因为夏季高温对人体的影响很大,暑热易伤气,可以吃人参补气,人参切片,取7~lO克隔水蒸,一天可以吃两次参汁。
    先生貌似严厉,可在他内心蕴藏着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忠诚和执着。他多年如一日,始终未曾疏离临床,投身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如今依然坚持中医临床诊疗,深得病家爱戴。
作者: 陈丽云 2013-1-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