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富国烧玉米,穷国闹粮荒

来源:世界新闻报
摘要:近日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扬,乃是富国的新能源政策所导致。富国高举环保大旗,也应考虑到穷国的实际。最近,世界主要富国开始用玉米提炼酒精,添加到汽油里当燃料,名曰“生物循环燃料”,导致世界玉米价格飞涨,农产品价格连锁上扬,穷国粮食拮据。该法规定,到2012年(即减排最后期限),美国行驶的汽车所用“生物燃料”要增......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日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扬,乃是富国的新能源政策所导致。富国高举环保大旗,也应考虑到穷国的实际。

  最近,世界主要富国开始用玉米提炼酒精,添加到汽油里当燃料,名曰“生物循环燃料”,导致世界玉米价格飞涨,农产品价格连锁上扬,穷国粮食拮据。

  2005年,美国在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二氧化碳减排义务的同时,颁布了“新能源政策法”。该法规定,到2012年(即减排最后期限),美国行驶的汽车所用“生物燃料”要增加2倍,达75亿加仑(每加仑为3.8升)。2007年1月,布什发表国情咨文进一步提出新指标,称10年内(到2017年),美国的汽油使用量削减20%,“生物循环燃料”增至2006年的7倍,达350亿加仑。

  同时,世界其他富国纷纷效仿,提出相应政策。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1月提出“欧洲能源政策”,规定到2020年其“再生能源”使用量提高20%。2007年2月,日本“生物综合战略推进会”也建议安倍政府扩大国产生物燃料产量,追赶世界潮流。

  所谓“生物循环燃料”,就是指用玉米提炼的酒精(乙醇)。在使用中,通过将这种酒精添加到汽油中,形成混合燃料。之所以被称为“生物循环燃料”,主要原因是,以往的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属于“化石燃料”,而这种酒精则是从植物玉米中提取的,故为“生物燃料”,另一方面,玉米是可再生的,且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又称为“可循环的燃料”。问题是,世界“三大富人区”集中“烧玉米”,必将打破世界粮食供需均衡,粮荒难免。

  从目前的提取技术看,每提取1升酒精,大致需要1蒲式耳(约25.4公斤)玉米。按这个比例计算,仅美国实现其2017年的目标(350亿加仑),就至少需要33.7亿吨玉米。而2006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不足20亿吨,总消费略高于20亿吨,供需关系尚可大体均衡。显然,突然增加如此巨大的玉米需求,世界粮食的供需关系将被打破。若再加上欧日的“需求”,估计即使砍掉世界所有的森林,改种玉米也无法满足。

  眼下的问题是,自美国搞新能源政策后,其玉米需求急剧上升,由1996年的不足5亿蒲式耳,增加到2006年的22亿蒲式耳。同时,作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地,美国用于提取酒精的玉米占其总产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6%,增加到2006年的18%。其结果,导致世界玉米价格飞扬。如2007年2月底,世界核心谷物交易市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价格涨至近10年来最高,接近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粮食危机”时期的水平。

  尤为令人关切的是,当前世界粮食库存率下降到15%左右,约为1986年的一半。而玉米价格的上涨,刺激其种植面积扩张,而世界可耕面积相对固定,必然挤压其他作物用地,引起粮价连锁上涨。尤其是,传统上,玉米是主要的饲料,其需求扩张直接减少饲料供应,导致生猪、生牛等产量下降,成为肉、禽、蛋以及乳制品等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扬的根源。

  近年来,作为富国俱乐部的八国集团不断高举“减灾、缩小差距、解决贫困”等“国际贡献”大旗,引领世界秩序。节能、环保也算其一。但政策犹如处方,集中用猛药,固然见效快,但副作用也不小。对症下药,也需考虑副作用,更需均衡调养。

  世上事,解决方法总不只一个,而“集中就是风险”。世界大统一的节能方式,恐怕只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隐患。显然,省一点粮食,多一点实质性的降低能耗的智慧,或许比“死盯玉米”更现实。  (作者为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
作者: 2007-6-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