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这次展会上推出的几款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让我很受鼓舞。以前的设备不是耗能高得无法忍受,就是产量不高没有多少使用价值,今天有几家企业展出了几款实用的设备,看起来已经可以投入实际生产了。”7月4日,在清洁能源博览会上一位参观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的设备采购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展会期间记者发现今年生物质能企业所在展区的观众络绎不绝,参展企业热烈商谈的场景随处可见。
政策利好助推产业发展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具有来源广泛,利用方式多样,能源产品丰富,综合效益显著的特点。生物质固体燃料应用是生物质能产业中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20年)》及《“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我国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到2020年达到5000万吨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固体成型燃料方面,毫无疑问是可以赢利的。”北京奥科瑞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周飞这样表示,在欧洲很多国家,生物质固体燃料就像大米一样摆在超市,细的颗粒燃料、粗的大棒燃料,随便购买。没有哪个环节有补贴,就是正常的商业运作。
“生物质行业是结合农业、能源和循环利用的综合型产业,概念上有大发展,既能够解决农林业废弃物利用的大问题,又能够替代石化资源,行业前景无限。”展会上,江苏牧羊生物质公司一位展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古巴是联合国称赞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好的国家,他们的甘蔗渣产量很大,基本上全部能够作为生物质能源回收利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姚小芹在会上说,按照古巴的经验,发展生物质固体燃料在经济上是有利可图的。
“在国内做生物质固体燃料也可以赚钱。”展会上,一位参展商向记者介绍,从农村收购秸秆,200元一吨,加工成颗粒燃料或者大棒燃料卖出去,比煤价便宜一点,其中已经出现利润空间。
不过,理论上的价值,要变成实际的收入,中间还有难题需要解决。
“建一个生质固体燃料加工厂大概要投入100万元,工厂建成后,就得靠秸秆生存。在东北,村与村之间距离很远,一旦在某个地方建起了工厂,那么就得受这个地方的制约。”一位参展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别看秸秆扔在地里不值钱,当工 厂建好之后,收购秸秆时农民就会要求涨价,否则宁肯扔掉、烧掉,200元一吨也不算多。这就需要一种模式改变这种尴尬的状况,或者由政府出面,或者组织村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比如去年我们做了不少村子的沼气集中供气站,就是政府补贴出钱,我们施工,农民使用。不需要企业跟农民打交道,减少了很多麻烦。
对于这个问题,周飞表示:“我们主要是自产自销,甚至成型设备也是自产的。
利润肯定有,靠着自产自销的模式,我们在全国已经发展到几百家加工厂。成型的固体燃料我们也对外销售,当地的农民上门来购买,在多数地区都比煤价便宜划算。”
规模化应用是发展关键 我国每年可作为能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剩余物约3.4亿吨、畜禽粪便8.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近7500万吨。生物质资源总量折合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按照国家有关规划,到2015年生物质能利用产业将形成较大规模,在电力、供热、农村生活用能领域初步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
“原来我国的农村能源建设主要是靠国家的资金来支持,我们称之为输血性的产业,现在要变成一个造血性的产业。”国家能源局能源研究所秦世平教授表示,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目标是市场化,打造这个城乡一体化的能源服务体系,实现可 持续发展。
“打造这样一个能源服务体系难度很大,不说别的,单是我们生物质能标准方面就存在问题。比如产业化程度比较高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行业,一台标称产量为900千克/小时的机械,实际产量可能700千克都不到,甚至只有400~500千克,这完全没人管,随便自己写多少就是多少。还有非常重要的模具使用寿命指标,也是任由企业自己标注。”从事生物质能源装备制造的青岛格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工程师郭恒海对相关媒体记者表示,所以打造这样一个能源服务体系,并入大的能源网络市场化运营,现在距离还很远。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的展会上,江苏牧羊生物质公司展出两台核心主机,MUZL1610M木屑制粒机、大力神压块机和前端粉碎设备。牧羊MUZL1610M颗粒机,单台产量可以达到3~5吨,据本次展会的负责人张总介绍,江苏牧羊的生物质能源市场60%源自海外市场,未来有望在生物质固体成型和前期的原料预处理领域获得更大发展。
目前,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正在进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行业标准出台工作,包括固体成型燃料的分级标准、燃烧器技术和成型设备关键部件等规范。业内人士分析,标准的出台有望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和整体竞争力,进而提高生物质能用能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