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为您介绍血液的基本知识、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再障患者一旦感染或发热,应积极治疗。再障患者常见感冒,不宜用含有影响造血系统的解热镇痛药及其制剂,如保泰松、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其他感染,须根据感染部位及性质,及早使用适宜的抗生素,一般可选用氨苄青...
06-04-16摘要:再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血虚、出血和外感发热三方面。三者当中血虚是本,出血和发热是标。治疗时,在一般情况下血虚是主要矛盾,应重点治疗。一旦出现严重的出血和发热,则矛盾转化,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出血和感染上。
06-04-16摘要:再障患者应避免继续与可能引起骨髓损害或抑制的化学物品、放射性物质和药物接触。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少食辛辣助热食物,不饮烈性酒,以避免血管扩张引起出血。病重者则须卧床休息,病轻者亦应多注意休息,同时要有...
06-04-16摘要:再障的预后因骨髓衰竭的程度、患者的年龄、治疗是否及时以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等因素而各不相同。 急性型再障,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骨髓中造血细胞严重缺乏及伴有严重感染或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除非骨髓...
06-04-16摘要:再障除原发性者病因不明外,继发性者多由药物、化学药品及电离辐射等引起。所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预防: 严格掌握用药:对能影响造血系统的药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注意剂量及疗程,对能用其他药物治疗的,尽...
06-04-16摘要:1927年,Fanconi首先报道在一个家族中有三个兄弟均患再生障碍性贫血,自幼即有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功能低下,同时伴有多发性先天畸形,这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叫做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亦称先天性全血...
06-04-16摘要: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为患者自幼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较差,并可加重出现发育停滞。常合并明显的多发性先天畸形,主要是皮肤棕色色素沉着。约有3/4的病人有骨骼畸形,其中以拇指缺如或畸形最常见,其次是桡...
06-04-16摘要:当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只有红细胞生成极度减少甚至缺如,而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正常时,叫做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简称“纯红再障”。 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是一种罕见病,伴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胸腺瘤,下面...
06-04-16摘要:再生障碍危象是指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出现贫血急剧加重,伴发热、精神萎靡、心悸、气急等危重征象。
06-04-16摘要:胸腺瘤伴发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的特点是骨髓中红系细胞减少,合并胸腺瘤。到1984年,国外文献报道150余例,多见于中年患者,约半数有胸腺瘤。国内报道63 例,多为20岁左右,合并胸腺瘤者5例。本病合并胸腺瘤提示免...
06-04-16摘要:伴发胸腺瘤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的治疗,常常需要输血,来改善贫血症状。此外,还可采取以下治疗: ①激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可促使红系细胞增生,缓解贫血症状。使用激素时,贫血缓解后,还须长时期小剂量维...
06-04-16摘要: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亦叫DiamondBlackfan贫血,是一种罕见的贫血。约1/4患儿合并有轻度的先天异常,这与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明显的先天异常不同。其他先天性畸形有斜眼、颈蹼肉、六指、第十一对肋骨畸形...
06-04-16摘要: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的治疗,一般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对70%~80%患者有效,使贫血减轻,甚至完全缓解。当网织红细胞计数上升后,可适当减少用药量,并长期维持。其余病人仍会复发,需要再治疗。 需注意...
06-04-16摘要:铁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之一。它是人体许多生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血红蛋白的核心部分。 正常成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2~4克,或男子约50毫克/公斤,女子约35毫克/公斤,其中2/3 ~4/5为血红蛋白铁,其余...
06-04-16摘要:缺铁性贫血(IDA)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无论城市或乡村,儿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发生。在...
06-04-16摘要:铁缺乏症有一个发展过程,包括储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最后才是缺铁性贫血期。铁缺乏的原因不外有铁摄入不足,或需铁量增多,铁的损失过多,铁的吸收不良,游离铁丧失增加等因素。 (1)摄入不足及需铁量...
06-04-16摘要:缺铁性贫血多数起病缓慢,常见于4个月以上的婴儿、儿童及20~50岁生育期妇女(大多为经产妇)。临床表现包括:贫血本身引起的症状。引起缺铁的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 (1)贫血本身的表现 缺铁性贫血时,...
06-04-16摘要:缺铁性贫血可作血液、骨髓、铁代谢等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贫血轻时,红细胞仍属正细胞性正色素性,在血片中可以看到细胞大小和形状几乎完全正常或仅有极轻度的不规则。贫血严重时,红细胞呈典型特征性小细...
06-04-16摘要:(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铁饱和度下降、血清铁蛋白降低、骨髓铁消失、红细胞中游离原卟啉增高等),诊断一般不难。 (2)以下一些疾...
06-04-16摘要:西医治疗缺铁性贫血不外乎病因治疗、补充铁剂等。 (1)去除病因 去除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比治疗贫血更为重要。因为病因治疗对于纠正贫血及彻底治愈,防止复发,都有重要意义。可见治疗原发病很重要。
06-04-16摘要:对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辨证,须抓住以下要点: (1)辨病因病位 由脾虚引起者多有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状。 (2)辨虚实轻重 缺铁性贫血多属虚证,但由虫积引起者,则为虚中夹实证。
06-04-16摘要:根据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中“萎黄”、“黄胖”、“虚损”、“虚劳”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多由长期慢性肠胃疾患或长期失血,妊娠失养,加之饮食失调,护理不当等所致。中医认为“血者水谷...
06-04-16摘要:中医根据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机,分成脾气虚、心脾两虚、脾肾阳虚、虫积四型,进行辨证施治。 方药: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方药:方用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 方药:方用实脾饮合四神丸加减。
06-04-16摘要:临床上,有一些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用中成药及单、验方,兹介绍如下: ①小温中丸:苍术、川芎、香附、六曲、针砂醋煅。
06-04-16摘要: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主要是注意小儿喂养,及时添加适当的辅助食品,纠正偏食习惯,积极治疗造成贫血的各种原发病。对献血员要注意补充铁剂。在钩虫流行区要大力开展消灭寄生虫的卫生防疫工作,防止患者重复感染,同时...
06-04-16摘要: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又叫“转铁蛋白缺乏症”,是一种很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它的特点是患者的血浆中缺少或缺乏转铁蛋白,在肝、胰、心肌、脾、肾上腺、甲状腺中均有含铁血黄素沉着和纤维组织增生,而骨髓中几乎没有...
06-04-16摘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种罕见的铁代谢异常的疾病,属于缺铁性贫血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特点是广泛的肺毛细血管出血,肺泡中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同时伴有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病...
06-04-16摘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主要症状有咳嗽、咯血、气急、乏力、面色苍白、体重不增加或减轻等。②痰涂片经铁染色后可见大量巨噬细胞中充满含铁血黄素颗粒,如无明显的咯血,也常有此发现,因此痰涂片检查有诊断价值...
06-04-16摘要:铁粒幼细胞贫血是多种不同原因引起机体不能利用铁和血红素合成障碍的低色素性贫血,在骨髓内出现较多的“铁粒环”幼红细胞。铁粒幼细胞是胞浆内含有铁小粒的幼红细胞。在巨幼细胞贫血、海洋性贫血和某些溶血性贫血...
06-04-16摘要: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的遗传形式不尽相同。这种缺陷的遗传是伴性隐性的,但不是完全隐性,因为部分女性基因携带者也可有轻度的贫血。极少数病例的遗传是通过常染色体的,常染色体遗传者则亦可有贫血。 遗传性铁...
06-04-16摘要: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为大多数患者血红蛋白减低较严重,低色素非常明显,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大多降低,但少数可以正常或增高。红细胞异形和大小不匀很明显,可见较多椭圆形细胞,少数破细胞和靶形细胞等...
06-04-16摘要:原发性铁粒细胞贫血又叫“特发性铁粒细胞贫血”、“难治性幼红细胞贫血”或“原发性难治性铁粒幼细胞贫血”。1956年首次对此种贫血作了描述和报道。红血病和白血病前期患者的骨髓中有时可出现较多铁粒幼细胞或典型...
06-04-16摘要: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可引起铁粒幼细胞贫血。其中主要有抗结核药异烟肼、环丝氨酸及吡嗪酰胺,它们都有抗吡哆醇(维生素B6)的作用,从而抑制血红素的生物合成而引起铁粒幼细胞贫血。这些药物连续用4~6周后,在极少数...
06-04-16摘要:铁粒幼细胞贫血可伴发于多种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如白血病前期、红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前列腺癌、支气管肺癌、骨髓纤维化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恶性肿瘤和骨髓增生性疾病。类风...
06-04-16摘要:血色病是因组织中铁的沉积过多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血色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色病是一种隐性遗传性疾病,男性多见。继发性血色病主要由于严重的慢性贫血 (重型β海洋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大量...
06-04-16摘要:维生素B12的化学结构是一组基本结构相同的化合物,由4个还原的吡咯环组成略似卟啉样的平面环,该环中心与一个钴原子结合。 人类和动物都不能合成维生素B12,只有泥土、垃圾、水、肠道或重瓣胃中的某些细菌和霉...
06-04-16摘要:巨幼细胞贫血是指骨髓中出现大量巨幼细胞的一类贫血。实际上巨幼细胞是形态上和功能上都异常的各阶段幼稚红细胞。这种巨幼细胞的形成是DNA合成缺陷的结果,核的发育和成熟落后于含血红蛋白的胞浆。身体多种组织细...
06-04-16摘要: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主要有食物中含量太少、需要量增加、肠道吸收不良和转输障碍等。④先天性维生素B12感受器缺乏。⑤寄生虫或微生物占取维生素B12:如短二叶裂头绦虫、憩室细菌感染、肠盲曲综合征。
06-04-16摘要:恶性贫血是由于胃粘膜萎缩,胃液中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不能被吸收而发生的一种巨幼细胞贫血。1885年爱迪生(Addison)最先描述本病,称之为“特发性贫血”。1972年贝尔曼(Biermer)称之为恶性贫血。 恶性贫血多...
06-04-16摘要:恶性贫血的基本缺陷是因胃粘膜永久性的萎缩,不能分泌内因子。 恶性贫血的发病机理目前多认为是遗传因素和自体免疫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恶性贫血的发生与种族和遗传显然有关。②恶性贫血患...
0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