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中耳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诱导的急性期HSP70相关反应的定位观察

来源:免疫学杂志
摘要:中耳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诱导的急性期HSP70相关反应的定位观察免疫学杂志2000年第4期第16卷短篇报道作者:周永清邹静尚耀东毕爱芳单位:周永清(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军耳鼻咽喉病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82)。细菌感染。免疫损伤[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8861(2000)......

点击显示 收起

中耳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诱导的急性期HSP70相关反应的定位观察

免疫学杂志 2000年第4期第16卷 短篇报道

作者:周永清 邹静 尚耀东 毕爱芳

单位:周永清(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军耳鼻咽喉病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82);邹静(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军耳鼻咽喉病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82);尚耀东(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军耳鼻咽喉病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82);毕爱芳(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军耳鼻咽喉病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82)

关键词:耳;细菌感染;热休克蛋白质类;免疫损伤

  [中图分类号] R27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0-8861(2000)04-0317-01

Located observation of HSP70 correlative response in acute stage induc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fected middle ear

ZHOU Yong-qing,ZOU Jing,SHANG Yao-dong,BI Ai-fang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细菌感染急性期时,中、内耳表达HSP70的部位及其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 动物、细菌、培养基:见文献[1]。免疫组化试剂(SP法)、本实验的免疫组化试剂(SP法)均由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其中,一抗为山羊抗HSP70多克隆抗体。

  1.2 主要方法 将20只40耳豚鼠随机编号并随机分组,实验组共16只32耳。实验组又分为接种后1、3、5、7 d/4个时段,每个时段4只8耳。另4只8耳用于正常对照。按文献[1]法制备活细菌悬液并接种于豚鼠中耳,在不同时段用4%多聚甲醛行活体心脏灌注取听泡。正常组同法取出听泡。制成片厚5μm的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SP法免疫组化染色。

  2 结果

  2.1 中、内耳普通病理 各个时段的中耳粘膜表现为典型的急性炎性改变。内耳各个时段耳蜗鼓阶内均未发现有炎性渗出,亦无炎性细胞渗出。说明内耳没有并发急性感染。

  2.2 中、内耳免疫组化 正常状态下,中耳粘膜表层的上皮细胞和内耳膜迷路血管纹、螺旋韧带、Corti氏器均有浅的阳性反应,感染应激后,上述同样部位均有强的阳性显色。不同取材时段显示的阳性位置无差异。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正常和感染应激后豚鼠的内毛细胞均有HSP70的阳性反应。此结果与文献中应用其他应激方法得到的结果是有差异的[2]。这种现象可能的解释就是实验方法和诱导应激类型的不同对HSP70家族的表达有影响。当然,不能排除本研究采用的是抗热休克蛋白70多抗,非特异性反应导致内毛细胞有阳性表达这种可能性。

  与文献报道相同的观点是中耳粘膜在正常和应激状态下均有HSP70的表达且表达部位一致[2]。有意义的是:普通光镜下,本研究没有在鼓阶内发现炎性反应,说明内耳没有直接遭受细菌感染。但内耳在中耳感染急性期也出现了热休克反应,说明内耳在中耳细菌感染急性期也处于应激状态。可能的解释有:①中耳细菌的一些毒素或炎性产物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自由基等通过圆窗膜或环韧带进入内耳,诱发热休克反应。②中耳炎时,内耳局部缺氧、循环障碍等诱使内耳发生热休克反应。③中、内耳之间的神经调节和神经应激的结果。更有意义的是,中耳感染急性期,内耳有与中耳同源的热休克反应。说明内耳组织结构中含这种热休克蛋白或与这种热休克蛋白有共同抗原成分的其他蛋白。中耳粘膜和内耳组织遭受应激后HSP70的表达明显升高。一方面,在急性期发挥其“分子保姆”作用,有利于迅速识别宿主细胞并保护之。另一方面,细菌和宿主中、内耳之间共有的抗原表位可能在感染和自身免疫之间形成一种连锁,在不利的条件下诱发有害反应,对内耳自身免疫产生影响[2]

  再者,本篇发现HSP70阳性位置不随炎症时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且炎症反应严重的部位和出现热休克反应的部位是有区别的。提示热休克反应虽为炎症反应诱发,但其反应机制和表现是独特的。所以,不能以是否出现热休克反应作为观察炎症反应程度的一个指标。

  总之,在中耳肺炎克雷伯感染急性期内,中耳的炎症反应不但诱发了中耳粘膜的热休克反应,而且诱发了内耳的热休克反应,表达了同源的HSP70。这些同源的HSP70在炎症急性期有保护宿主细胞的功能,但也存在特定的条件下诱发内耳自身免疫损伤的可能。中耳细菌感染后是否会造成中、内耳具有与HSP70相关表位的分子的持续表达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简介] 周永清(1967-),男,甘肃兰州市人,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耳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邹 静,姜泗长,周永清.实验性急性中耳细菌感染诱发的热休克反应[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5):282-284.

  [2]  周永清,毕爱芳.中、内耳热休克蛋白70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999,23(3):154-158.

[收稿日期] 1999-10-26; [修回日期] 1999-12-22


作者: 风清扬 2009-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