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期经验交流

残角子宫妊娠3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异位妊娠。它可引起严重的腹腔大出血,由于该病发病率低,临床容易误诊。本文通过对3例患者的临床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率。1病例介绍例1,女,27岁,已婚,因停经5个月以“中孕妊娠伴附件包块”入院,妇科检查:一个宫颈,两个子宫,左侧......

点击显示 收起

  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异位妊娠。它可引起严重的腹腔大出血,由于该病发病率低,临床容易误诊。本文通过对3例患者的临床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率。

  1 病例介绍
    
  例1,女,27岁,已婚,因停经5个月以“中孕妊娠伴附件包块”入院,妇科检查:一个宫颈,两个子宫,左侧子宫增大如孕4个月大小,与宫颈不相连,右侧子宫稍增大与宫颈相连,B超示残角子宫妊娠。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证实残角子宫与宫腔不相通。
   
  例2,女,28岁,现孕6个月。于停经40天时出现早孕反应,4个月时感胎动,半月前胎动减少,6天前突发下腹剧痛及阴道少量流血伴胎动消失。在当地医院以“中孕死胎”行催产素引产,引产失败后转入我院。B超示:子宫稍大,其左侧有一孕5个月大小的残角子宫,内见死胎,行剖腹探查,见腹腔游离血700ml,大网膜、肠管与子宫附件粘连,子宫稍大,左侧一孕5个月的残角子宫有一处破裂口,长约4cm,随即行残角子宫切除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
   
  例3,女,29岁,3年前足月分娩1次,40天前因停经52天,以“早孕”在当地医院行“人流”术,术中是否见绒毛不清,术后感下腹部逐渐增大,坠胀不适,查尿HCG阳性,以人流漏吸再次给予米索前列醇药流而失败,患者因下腹剧痛伴少量阴道流血转入我院。查体: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活动好,压痛,子宫右侧可触及一孕3个月大小的包块,压痛。B超示残角子宫妊娠,腹腔积液,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右侧见一如孕3个月的残角子宫,与子宫右侧壁相连,并见残角子宫有长约5cm的破口,活动出血,即行残解子宫切除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清出腹腔积血500ml。

  2 讨论
    
  2.1 残角子宫形成的机制 在胚胎发育期间,子宫是由一对纵行的副中肾管的中段经发育并合而构成。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双侧副中肾管的中段未并合,且在双侧副中肾管中段,只有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功能较正常的单角子宫,而另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而形成一个无峡部、无宫颈的残角子宫。
   
  2.2 残角子宫妊娠的结局及并发症 残角子宫妊娠可引起残角子宫破裂,胎盘植入及葡萄胎。据报道,残角子宫妊娠的发生率在1∶100000~1∶40000之间,通常在妊娠中期破裂。残角子宫的内膜及肌层发育不良,使大部分病例的胎盘呈病理性。
   
  2.3 残角子宫妊娠的处理 残角子宫妊娠一经确诊,应行残角子宫及其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不应保留同侧输卵管,以免发生输卵管妊娠。
   
  2.4 应吸取的教训 由于残角子宫的患者阴道及宫颈正常,残角子宫较小,在孕前双合诊检查很难诊断,对有早产、自然流产史的患者,在孕前及孕早期应行B超检查,排除异位妊娠子宫畸形,如有可疑可行宫腔镜及腹腔镜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流产未见绒毛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确定妊娠部位,如引产失败,应寻找原因,进一步检查排除宫外妊娠,而不应盲目引产,造成腹腔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妇产科医生只有在诊断中认识这种疾病,才能早诊断,减少误诊。
    
  (编辑云 兆)

  作者单位:265600山东省蓬莱市中医院妇产科

作者: 刘淑霞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