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年第18卷第4期

门诊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静脉采血。问题静脉采血是一项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要求护士具备娴熟的穿刺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作者在门诊静脉采血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护理问题,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静脉采血患者500例,年龄2~70岁。...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门诊;静脉采血;问题

静脉采血是一项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要求护士具备娴熟的穿刺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作者在门诊静脉采血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护理问题,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静脉采血患者500例,年龄2~70岁。其中出现晕针1例,青紫17例,疼痛26例,静脉炎1例。

    2  护理

    2.1  操作前的护理

    操作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及要求,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如为婴幼儿,应取得家长配合;根据采血目的、量、患者的年龄,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一般选择浅表且较直的静脉血管穿刺,首选前臂正中静脉, 还可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腕部血管周围神经丰富, 血管贴近于神经, 穿刺时易损伤周围神经,引起麻木电击样感觉, 一般不选择腕部静脉[1];按要求备齐各种物品。

    2.2  操作中的护理

    操作者必须要有稳定的心态,这是操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操作者洗净双手,戴口罩,用安尔碘溶液消毒穿刺部位,直径约5~6 cm,待干后进针。

    2.3  操作后的护理

    2.3.1  晕针    由于心理恐惧、情绪紧张、饥饿、过度疲劳、体质虚弱、疼痛刺激等原因,某些病人会发生晕针。表现为虚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及血压下降。经平卧、吸氧、口服葡萄糖液,一般情况下病人恢复良好。

    2.3.2  青紫    患者采血部位产生青紫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种:①采血进针不到位,留针时针口一部分在血管内,一部分在血管外或者进针过深,针尖扎穿下层血管壁,出现渗血;②拔针后止血方法不当,造成血管内的血液继续向管壁外溢,渗到皮下,导致皮下淤血。可在24 h后用毛巾热敷,以利于皮下淤血的吸收和组织功能的恢复。

    2.3.3  疼痛    由于针头对患者皮肤、血管等的刺激,可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刺痛感。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不仅要掌握好患者的血管特征,保证一针见血,拔针时还应以不牵动皮肤为度,即皮肤无凹陷,针尖完全拔出后可加大按压力度以减轻疼痛[2]。

    2.3.4  静脉炎    采血引发的静脉炎多与血管机械性损伤有关。造成血管受损与年龄因素、血管自身因素、负压因素、针头翻转等有关。采血时应重视选择横径粗、弹性好的血管,以充分暴露血管并使其充盈,缓解负压的吸力。采血结束后拔针前先断开负压管,再拔针,用棉签置于穿刺处,拔针的同时将棉签迅速向下按压。告知采血者采血当日穿刺处勿沾水,穿刺处如有不适应立即冰敷,嘱病人次日温水或硫酸镁敷患处[34]。

【参考文献】
  [1] 任守琴.门诊静脉采血护理及预防交叉感染[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6):477.

[2] 赖 利,李俊英.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2,17(1):78-79.

[3] 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123-124.

[4] 曹 佩,王丽红,喻启玲,等.门诊注射室病员心理变化及护理干预[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4):257.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38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