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5期

茵栀黄颗粒结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0例分析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本文前瞻性总结分析1999年1月-2007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1CP)病人60例,给予茵栀黄颗粒、能量合剂、鲁米那口服治疗的临床及实验室疗效观察结果。随机选择同期未做治疗的ICP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为:治疗组围产儿病死率、围产儿病率、羊水污染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本文前瞻性总结分析1999年1月-2007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1CP)病人60例,给予茵栀黄颗粒、能量合剂、鲁米那口服治疗的临床及实验室疗效观察结果。随机选择同期未做治疗的ICP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为:治疗组围产儿病死率、围产儿病率、羊水污染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本疗法在缓解临床皮肤瘙痒症状、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胆酸上有明显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本疗法对母儿无毒副作用,在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时,不失为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围产儿病率 围产儿病死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ls of pregnancy,简称ICP)]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其围产儿病死率、围产儿病率、产后出血率及早产率较高被列为高危妊娠,对此症以往临床上除加强监护及时终止妊娠外,无特殊治疗措施。本文随机抽取60例ICP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分组  从1999年1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ICP病人中随机抽取治疗>1个疗程以上的60例给予能量合剂等治疗。同期未治疗的ICP病人,按入院顺序取50例作为对照组。

    1.2  诊断依据  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伴有血胆酸、ALT、血碱性磷酸酶(ALP)增高(正常值ALT<40U;血胆酸(酶法)<10μmol/L;ALP <40~110U/L)。本资料110例中皮肤瘙痒伴1项以上实验室指标增高的共88例。无瘙痒症状,只有2项以上实验室指标增高的22例。瘙痒症状按三度分类[1]:轻度:身体某局部皮肤瘙痒。中度:明显主诉皮肤瘙痒,但未影响睡眠。重度:全身皮肤瘙痒影响睡眠,手心足心甚痒。

    1.3  治疗方法  (1)能量合剂维生素C2g,维生素B6200mg,ATP 40mg,辅酶A 100U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滴,1次/d。(2)茵栀黄颗粒每次3粒,每日3次。(3)鲁米那0.03g,3次/d口服,一疗程10天。两组监护条件相同,除胎心胎动3次/d外,胎心电子监护隔日1次,尿E/C每周1次监护,发现异常,>35孕周及时终止妊娠。实验室指标的标本均为治疗前后1~3天所采取。统计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观察 (1)治疗组中4例新生儿窒息,2例新生儿感染,1例胎儿畸形孕31周引产后死亡。对照组5例死胎,1例新生儿死亡,7例新生儿窒息,2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2)治疗组围产儿病死率、围产儿病率,羊水污染率低于同期平均值,明显低于曹玉莲[2]报道的ICP围产儿病死率7.40%,围产儿病率35.15%。

    治疗对控制瘙痒症状效果明显,49例有记录的治疗组病例中45例瘙痒减轻或缓解,有效率高达91.83%,3例治疗后无好转。对照组25例有记录病例中也有12%(3/25)自然好转率。治疗组产后出血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详见表1。

    2.2  实验室指标变化  见表2。表2  实验室指标疗效观察 上述实验室指标降低或转正常为有效,不变及增高为无效,各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为正常。62.64%的ICP病人血胆酸随着妊娠的进展逐渐增高或保持较高水平,治疗只能部分控制血胆酸、ALP增高的幅度,疗效仍不满意。

  3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出现于妊娠中晚期的、以皮肤瘙痒和生化检查表现为胆汁淤积为特征的疾病,随妊娠持续、分娩后消失。尽管这种疾病可能在以后的妊娠会复发,但在未孕期间,患者并不会有慢性肝脏疾病的表现,肝功能检查也都正常。尽管持续的瘙痒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ICP对母亲来说是一种良性疾患,未曾报道有母亲死亡。但是,ICP会导致胎儿受累,包括早产和死胎,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研究发现,患有胆汁淤积的母亲,其胎儿脐血内的胆汁酸水平升高,ICP的病因不清,目前研究认为,激素、遗传、环境及免疫等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ICP病人肝小叶中心毛细胆管胆淤胆栓,病理检查胎盘可见绒毛板绒毛间腔及羊膜均有胆盐沉积[3]。间腔狭窄影响胎盘血流灌注造成胎儿缺氧。低氧时增生合体芽及微绒毛、合体细胞微绒毛肿胀,粗面内质网普遍扩张,使原来就狭窄的绒毛间腔更窄。新增生的绒毛无血管,影响氧与物质的吸收交换,造成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低体重儿、胎儿猝死,早产、围产儿病率及病死率增加。本疗法试图解除ICP的病理基础,疏通胆汁在肝脏、胎盘绒毛间腔淤积,加速胆酸盐代谢,但在降低血中总胆酸方面疗效尚不满意,有待进一步行治疗后病理改变的探讨。茵栀黄颗粒为中成药,由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方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泻火除烦,通利三焦,与黄芩合用清热散结,荡涤热毒;金银花质轻疏散,既能疏散在表之风热,更长于清解在里之热毒;茵陈清利湿热,清热解毒,利尿退黄,为治黄疸之要药,与黄芩、栀子、金银花合用,既可通过清热解毒以祛邪,又可清利肝胆湿邪以退黄,加之能量合剂能加速蛋白质合成,增加胆汁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些酶,促进胆汁从毛细胆管内排出。鲁米那可诱导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活性,促进胆汁酸转化。能量合剂还可加速肝脏代谢,ALT下降转正常,故对随着妊娠的进展,血胆酸,ALT逐渐增高者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母儿无毒副作用。在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时,不失为一种效果较好的疗法。

【参考文献】
  1 Marja-Liisa HRT.The treatment of intrahepatic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by dexarnethasone.Br J Obstet Gynaecol,1999,99(2):109.

2 曹玉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3例临床分析.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5(6):213.

3 刘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5(6):231.


作者单位:442012 湖北十堰,十堰市中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