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下鼻甲药物封闭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下鼻甲药物封闭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下鼻甲注射混合药液,每侧3ml(含10%氯化钠2ml、2%利多卡因0。5ml),对11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鼻腔通气明显改善、鼻涕减少,下鼻甲光滑、红润、体积缩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下鼻甲药物封闭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方法 在下鼻甲注射混合药液,每侧3 ml(含10%氯化钠2 ml、2%利多卡因0.5 ml、得宝松0.5 ml),对11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注射当天和注射后5个月,用VAS评分法对鼻塞、鼻痒、喷嚏、流涕四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比较注射前后的分值变化,确定其疗效。分值降低5分以上为显效,降低3分以上为有效,分值降低不足3分为无效。结果 注射后5个月,显效24例(20%),有效82例(70%),近期总有效率90%,无效为12例(10%);鼻腔通气明显改善、鼻涕减少,下鼻甲光滑、红润、体积缩小;57例随访2年,15例(13%)未复发,为临床痊愈。结论 下鼻甲药物注射(氯化钠、得宝松、利多卡因)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简单有效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

【关键词】  变应(过敏)性鼻炎;下鼻甲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injecting medicament into inferior turbin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WANG-Jian,WU Ji-chang,CAI Cai-gen,et al.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Luwan Branch of Ruijin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2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n injecting medicament into inferior turbin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Methods  118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enrolled in the study.To inject 3 ml medicament (2 ml 10% sodium chloride,0.5 ml 2% lidocaine,0.5 ml diprospan) into inferior turbinate each side.Before injection and in 5 months after injection,nasal obstruction,nasal tickles,sneeze and snot were investigated by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It was obvious efficacy if the score over 5 and efficacy if the score over 3 score below 3 was non-effective.Results  In 5 months after injection,24(20%) cases were effective obviously,82(70%) cases were effective,12(10%) cases were non-effective,and the nasal ventilation was improved obviously and snot decreased.The inferior turbinate are smooth,pink and shrink.15(13%) cases did not recurrent followed up for 2 years.Conclusion  Injecting medicament into inferior turbinate is one of the valid,feasible methods of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Key words]  allergic rhinitis;inferior turbinate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病,也是难治病,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目前,变应性鼻炎治疗方法很多,但多变应性鼻炎不理想。从2001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用微波做下鼻甲减容及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78例;同期,用下鼻甲注射药物的方法,治疗11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患者118例,男68例,女50例;11~58岁,平均28岁。病史1~30年,平均10年。以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等典型症状及下鼻甲明显苍白水肿确诊。有鼻前庭炎、急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腔有大量脓涕、出血倾向、青光眼、糖尿病未控制者及孕妇除外。

    1.2  方法  先请患者填写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鼻塞、鼻痒、喷嚏、流涕4个症状进行评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严重为10分。患者取坐位,清除鼻腔分泌物后,以2%利多卡因棉片鼻腔表面麻醉1次,下鼻甲前端用新洁尔灭酊棉签消毒。抽取得宝松(diprospan)0.5 ml、2%利多卡因0.5 ml及10%氯化钠2 ml,组成混合药液。用5号细长针头把药液注射于下鼻甲前端黏膜下,每侧3 ml。注射毕,用消毒棉球堵住针孔,30 min后除去。每月1次,共3次。第一次注射后,用布地奈德(Budesonide,即雷诺考特Rhinocort)每天早晚喷鼻各1次,每次每鼻2喷,维持1个月。术后5个月再请患者填写VAS评分表,对鼻塞、鼻痒、喷嚏、流涕4个症状进行评分。

    1.3  疗效评定  注射后5个月的VAS评分分值比注射前改善(降低)5分以上为显效,3分以上为有效,不足3分为无效。

    2  结果

    注射后5个月,VAS评分改善(下降)5分以上者24例(20%),为显效;3分以上82例(70%),为有效;12例(10%)分值改善不足3分,为无效;近期总有效率为90%。其中57例随访2年,15例(13%)未复发(2年后再评分,VAS分值不超过3分),为临床痊愈。

    不良反应:注射时疼痛轻微,少数患者有喷嚏及流涕;无出血、晕厥等不良反应发生。1周后,分泌物减少,鼻塞改善。1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毋需用其他药物。注射后5个月检查:鼻腔通气明显改善,鼻涕减少,双下鼻甲黏膜光滑、红润、体积缩小。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病程迁延,难以根治,随着变应原数量日趋增多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病率有显著上升趋势。该病虽不危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社会交往及心理发展,因而日益受到同行的重视。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后者又称花粉症。其发病与遗传及环境密切相关,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相关性疾病[1],吸入性变应原如灰尘、螨、真菌、豚草、杨/柳/榆树、蒿属植物,是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蛋白颗粒,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可能是诱发、加重变应性鼻炎的重要原因。当机体吸入变应原后产生特异性IgG,结合在鼻黏膜浅层和表面的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膜上,使鼻黏膜致敏,当再次吸入变应原时,变应原即与这些细胞表面的IgG发生桥连,释放多种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等)。介质通过其在鼻黏膜血管、腺体、神经末梢的受体,引起鼻黏膜的组织反应,产生症状[2]。下鼻甲注射混合药液可抑制这一环节[3],从而改善症状。

    10%氯化钠为高渗溶液,是一种硬化剂,可使下鼻甲黏膜下组织细胞脱水、凋亡、皱缩,从而使下鼻甲海绵体血窦容积缩小,黏液腺数量减少,达到缩小下鼻甲体积、改善鼻腔通气、减少鼻涕分泌的治疗目的。同时减缓得宝松的吸收[3],使疗效延长。

    得宝松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强而持久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可缓解过敏及自身免疫反应,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性,减少组胺释放,从而减轻血管舒张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和下鼻甲水肿。其成分为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倍他米松磷酸钠,每1 ml内含量分别为5 mg和2 mg,可溶性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后很快吸收而迅速奏效;二丙酸倍他米松则难以溶解,成为一个供缓慢吸收的贮库持续产生作用,从而可长时间控制症状[4]。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与感觉神经传入纤维的高敏感性有关[5],2%利多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可减轻注射时的疼痛;更重要的是阻断鼻黏膜筛前神经传入-传出通道,降低鼻黏膜感觉神经敏感性及反应性,使受异常刺激的受体传导阻滞,而对变应原的刺激无反应,经过较长时间无反应后,患者对该变应原的敏感性降低,使过强的免疫反应恢复到基本正常状态;另外可阻滞鼻黏膜浆液腺高密度区(下鼻甲)腺体的分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注意事项:(1)注射时务必回抽,有回血时退出针头,换位重注。因得宝松为混悬液,注入血管,可能引起微血管栓塞,有报道下鼻甲注射醋酸可的松后,出现视力障碍数天,推测为视网膜血管栓塞。(2)注意无菌操作。(3)激素应用有禁忌者如孕妇、糖尿病、青光眼患者慎用。

    该法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不必每天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注射后大部分患者的下鼻甲体积缩小,鼻通气改善,鼻涕减少,临床疗效满意;不需特殊设备。因此采用得宝松、利多卡因、高渗氯化钠混合药液下鼻甲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

【参考文献】
  1 杜泽秀,萤巍,王槐富.IVT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吸入性变应原结果分析.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4,1(1):77.

2 杨冬昱.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临床效果观察.中华医药杂志,2006,6(8):768.

3 任君寿.下鼻甲封闭治疗变应性鼻炎.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2(12):1100.

4 宋阳,闻明,魏庆生,等.得宝松等药物穴位封闭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中华医药杂志,2004,4(1):67.

5 李争荣.的卡因加呋麻液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中华医药杂志,2004,4(7):670.


作者单位:1 200025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耳鼻咽喉科 2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

作者: 王健,吴继昌,蔡才根,顾曼隽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