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0例临床诊治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母婴死亡率居首位[1]。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把握时机正确治疗是抢救DIC的关键。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DIC孕产妇患者共30例,抢救成功25例,死亡5例。1临床资料1。...

点击显示 收起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母婴死亡率居首位[1]。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把握时机正确治疗是抢救DIC的关键。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DIC孕产妇患者共30例,抢救成功25例,死亡5例。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4年12月入住我院的孕产妇共9180例,30例发生DIC。DIC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液学检查确诊,发生率为0.33%。年龄最小20岁,最大38岁,平均29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16例;孕周<28周2例,28~37周7例,>37周21例;产前发生DIC者10例,产时7例,产后13例。

  1.2  30例患者发生DIC的原因及临床症状  30例患者中引起DIC的病因有:羊水栓塞6例、胎盘早剥6例、急性脂肪肝2例、子宫裂伤3例、产后出血4例、晚期产后出血2例、过期流产2例、妊高征2例、死胎伴感染性休克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大出血、腹腔内出血、腹壁血肿、宫腔内积血等,另有2例为血液系统疾病,表现为鼻、牙龈出血及皮肤广泛淤点、阴道流血等。出血量:<1000ml者2例,1000~2000ml者8例,2000~3000ml者10例,>3000ml者10例。30例DIC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肾、肝等器官功能损害。发生1个器官损害6例,2个以上器官损害10例,其中5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1.3  实验室检查结果  30例患者血小板均降低(<100×109/L),并呈进行性下降。PT时间大于正常3s以上,最长达140s,平均25s。INR增加8例,9例APTT明显延长,平均为91.76s,3P实验阳性23例,阴性7例。FD大于正常7例,小于正常23例。

  1.4  结果  30例患者在抗休克、大量输血及应用凝血因子的基础上,21例患者使用了小剂量肝素25mg静脉推注,间隔4~6h,根据试管法检测凝血时间调整用药次数。行子宫切除手术24例,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3例,子宫切除术后再次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3例。30例患者抢救成功25例,死亡5例。

  2  讨论

  2.1  诊断  对于一些有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典型,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的DIC其诊断并不困难。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抢救DIC成功的关键。本文对其中5例患者及时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查,及时诊断处理,使DIC很快得到控制。本病的诊断应以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

  2.2  治疗

  2.2.1  去除病因  产科DIC病情凶险,但病因较明确。产前DIC要抓住时机进行剖宫产及子宫切除术,即使在休克状态下也应在抢救休克的同时行剖宫产或子宫切除。对DIC晚期患者,在切除子宫的同时需要考虑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因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有出现腹腔内大出血的可能。

  2.2.2  肝素及凝血因子的应用  本文22例患者(除了6例胎盘早剥及2例肝病)均应用了小剂量的肝素(在DIC高凝状态下),肝素可防止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的继续消耗,使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含量恢复正常,改善微循环功能。在应用肝素同时用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可以补充已经消耗的凝血因子。国内宋鹤兰[2]报道,采用微量的肝素治疗,4~8mg静推,4~6h 1次,一般用2~4次,抢救成功率达82.25%。在用药期间较长时间内不需要实验室检测,而且不增加DIC的出血与恶化。Kobayashi[3]报道,单用抗凝血酶1500~3000u/d,连用2天比单用肝素和两者合用疗效好,它不存在使用肝素导致出血的不良反应

  2.2.3  重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治  DIC严重患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本文中有1个器官功能衰竭6例,2个以上10例。正确诊治多器官功能衰竭也是抢救DIC重要环节之一。应将严重的患者转入ICU救治中心,对其进行24h的全面监护,包括各脏器的功能、血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肾衰竭患者进行血透,对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机械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同时由于这些患者抵抗力低下,又因DIC造成的多个部位的血肿、腹壁创口、盆腔、腹腔血肿极易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败血症,应采用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张秀荣,纪克宁.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5):297-298.

  2  宋鹤兰.产科DIC中肝素应用的临床探讨.铁道医学,2001,29(3):189-191.

  3  Kobayashi T,Terao T,Maki M,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obserical DIC.Semin Thromb Hemost,2001,27(2):161-167.

  作者单位: 277500 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

  (编辑 晓  青)

作者: 卜 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