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0期

50例后囟穿刺采血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在儿科中经常收治新生儿患儿,新生儿在疾病诊治中常需经静脉采集血液以供检查,因在四肢、头皮及颈部的浅静脉穿刺不易成功,常在失败后改用后囟穿刺取血。后囟穿刺术是以穿刺部位命名的技术,我院儿科每年要接诊上百余新生儿病例,经常给护理上采血带来困难。从2004年5月开始改用后囟穿刺采血,不仅大大提高穿刺采血成功......

点击显示 收起

    在儿科中经常收治新生儿患儿,新生儿在疾病诊治中常需经静脉采集血液以供检查,因在四肢、头皮及颈部的浅静脉穿刺不易成功,常在失败后改用后囟穿刺取血。后囟穿刺术是以穿刺部位命名的技术,我院儿科每年要接诊上百余新生儿病例,经常给护理上采血带来困难。从2004年5月开始改用后囟穿刺采血,不仅大大提高穿刺采血成功率,而且缩短了采血时间,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2004年5~12月共有50例新生儿采血改用后囟穿刺采血,成功率为96%。年龄<6h 22例,6h~5天10例,>10天18例。

  1.2  穿刺方法  后囟穿刺是将针穿入硬脑膜静脉窦内。硬脑膜静脉窦为两层硬脑膜形成的腔隙,内衬有内皮,其中流动着血液。后囟穿刺术所穿入的硬脑膜静脉窦为上矢状窦。上矢状窦在大脑镰上缘,颅顶骨矢状沟内,前方起自盲孔,向后终于窦汇。囟是新生儿颅盖各骨间尚未骨化的膜性结构,后囟多在出生后2~3个月闭合,后囟处从皮肤到上矢状窦的软组织厚度分别为4.5~5.0mm,后囟的穿刺点选择在后囟的正中。穿刺取俯卧位,操作者站在患儿头侧,助手右手托着颈部,左手固定头部,使上矢状窦与操作台面垂直。穿刺针穿经皮肤、浅筋膜、帽状键膜及囟的膜性结构达上矢状窦。后囟穿刺时在穿刺点刺向颅顶方向,针与头皮角度呈35°~40°,穿刺深度4~5mm,不超过10mm。

  2  讨论

  后囟穿刺在我院新生儿采血时既往没有过。自从2003年上海银龄行动专家来我院时,在上级专家指导下开展了后囟穿刺对新生儿采血,采血后体会到新生儿后囟采血易于成功,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且毒副作用小,非常安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易于掌握,尤其对新生儿四肢、头皮及颈静脉穿刺采血不成功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后囟穿刺采血,在穿刺过程中进针方向应沿头颅正中矢状方向,不可偏向两侧,以免损伤脑组织,边进针边回抽,有落空感后即停止进针。针头不宜过粗,囟硬脑膜缺乏弹性,拔针后针眼不会立即自行闭合,应行局部压迫片刻,以减少出血。我院儿科观察50例新生儿后囟穿刺采血成功率高,安全性大,尤其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单位: 842300 新疆拜城,拜城县人民医院

   (编辑:商  洁)

 

作者: 张伟伟,王小云,孙爱芳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