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1期

多媒体技术在肛肠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健康教育本院自2007年2月开始采用多媒体技术对260例肛肠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2011年2月收治住院患者260例,男180例,女80例。2多媒体健康教育实施的形式本科护理人员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肛肠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原则、护理康复要点等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教材,配制生......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肛肠疾病;健康教育

  本院自2007年2月开始采用多媒体技术对260例肛肠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2007年2月—2011年2月收治住院患者260例,男180例,女80例;年龄25~75岁,平均(48.5.5±6.5)岁;痔病史2~50年;肿痛便血108例,脱垂嵌顿40例,便血伴脱出140例。均为Ⅲ~Ⅳ期重度混合痔或重度内痔,全都采用PPH术综合治疗;对有严重外痔皮赘或内痔嵌顿者需加做恰当扎切术;对重度黏膜外翻者需加做消痔灵肛垫强化注射。

  2 多媒体健康教育实施的形式

  本科护理人员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肛肠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原则、护理康复要点等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教材,配制生动的声色、动画进行健康教育。在口头讲解、回答提问、发放文字图册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基础上开展多媒体健康教育,针对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指导,分段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多媒体健康教育讲座课程表,每周2次,定期前来听取讲座。

  3 多媒体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入院健康教育 内容包括病区环境、贵重物品的保管、作息制度及呼叫铃的使用方法等。

  3.2 术前健康教育

  肛肠疾病患者大多数病程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由于特殊的病变部位,患者害怕检查,故迟迟未能诊治。患者一旦确定手术治疗时,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由于对手术的不了解及害怕疼痛,或对治疗效果及手术成败等有较多疑虑,导致患者焦虑不安,所以多媒体健康教育讲座会详细介绍肛肠疾病的发生原因和转归以及PPH术式优点与治疗效果,术前肠道准备的注意事项。使其获得治疗效果的信息,从而调整好心态,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术前的恐惧感,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3.3 术后恢复期健康教育

  3.3.1 术后饮食指导

  术后科学的饮食结构可使大便排出通畅,伤口愈合加速,患者术后6h即可进流食或半流食,手术当日忌食生冷、辛辣刺激之品以及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以免发生腹胀、腹泻。患者术后24h大便后即可进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之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忌食辛辣刺激之品。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讲解了各种饮食分类及术后进食的重要性,本组患者均无因营养缺乏而发生伤口愈合迟缓现象。

  3.3.2 术后疼痛指导

  由于大多PPH术肛门部没有切口,不损伤肛门括约肌,手术部位在直肠下段,所以患者术后无疼痛或少数患者出现胀痛感,这可能与留置肛直肠烟卷有关。多媒体技术告知患者24h后会将烟卷拆除,烟卷未拆除前疼痛难忍者,必要时可遵医嘱应用止痛剂。

  3.3.3 术后排便与坐浴教育指导

  肛肠科患者手术后由于伤口的 刺激以及肛门部敷料的填塞,造成患者有下坠感及便意感,告知患者当天不能排便,有引起伤口出血和水肿的危险。术后第1次排便,不要紧张,如有大便,让其自然排出,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次大便后用中药熏洗、坐浴伤口,教会患者便后坐浴的正确方法,取痔疾洗液45ml,倒入坐浴盆内,加入开水3000ml,开始使用热气熏伤口,当水温下降至40℃左右时,再将肛门部伤口浸于药液中,清洗伤口,时间为20min左右,不可过长,以免发生肛缘水肿。坐浴完毕,伤口处给予换药以防感染。

  3.4 出院健康教育

  患者生活规律,避免久立、久坐、久蹲,养成每天排便习惯及提肛锻炼的方法。大便时间不宜过长,便后温水坐浴,保持肛周清洁。注意饮食调节,应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不食辛辣刺激食物,防止便秘。由于吻合口水肿及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的缓慢生长,患者常有便意感、下坠感,此症状1~3个月后自行消退,应解除患者精神负担,坚持肛门功能锻炼,每天做2~3组(每组30次)提肛运动。15天后来院复查,定期随访。

  4 效果及讨论

  4.1 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肛肠疾病知识

  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口头、图文、视听、示范训练的健康教育法优点集为一体,同时多媒体能做到图、文、声并茂,使呆板的教育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使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1]。

  4.2 有利于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了更多的肛肠疾病的基础知识和防治知识。护理人员从单纯灌输式的单向交流变为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的双向交流,形成了护患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新型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4.3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肛肠疾病患者出院后仍需要自我护理,通过开展多媒体健康教育讲座,对患者实施持续性、动态性、重复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主动采纳健康行为,积极进行自我护理[2],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肛肠疾病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行为有很大关系,通过对260例肛肠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多媒体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行为,手术前后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肛肠疾病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钰琳,陈佩云.护士应如何制作健康教育文字资料.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70.

  2 童立英,杨云珍.改进入院宣教方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护理与康复,2008,7(8):632-633.

  

作者: 史 伟,曾 洁,杨 雅△作者单位:200237 上海,上海市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