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第4卷第10期

关于提高军队医学院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关于提高军队医学院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pdf)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医学院校教师素质。从医学院校教师主观和院校管理客观层面,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与医学发展的需要,对提高医学院校教师素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军队医学院校教师素质的一些具体措施。关键词:教师素质。...

点击显示 收起

       关于提高军队医学院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pdf)

    摘要:  本文分析当前医学院校教师素质;从医学院校教师主观和院校管理客观层面,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与医学发展的需要,对提高医学院校教师素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军队医学院校教师素质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教师素质;教育观念;教学评价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且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1]。教师作为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的人,其素质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发展水平,也将决定着作为教育结果的未来社会成员的素质。提高教师素质不仅是社会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高校教师的自身要求。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教师教育向高学历方向发展,教师准入门槛都定在硕士以上。由于今后培养出来的医学生从事的是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职业,大多数医学院校的领导已经意识到医学院校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军事医学院校作为特殊的技术院校,其教师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不足:首先是知识内容方面。随着我军三军联勤体制改革的推进,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均以陆军为主体的“大陆军”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挑战。其次是教师培训方面。作为军医学院,要担负起大量的临床教学工作,加之军医大学人员精简与任务增加的矛盾日渐突出,临床课程的承受能力成为军医大学办学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如何培养青年教师,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是摆在我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再者是创新素质方面。军医学院的教师普遍存在体系单一、学科不丰富、创造力不强等问题。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情境的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有所不足,导致学生被动学习,而且与地方院校缺乏交流也是导致缺乏创新的因素之一。第四是教育研究方面。部分教师,特别是临床教师,由于工作繁忙,几乎所有精力都用在应付日常手术及事务,没有时间对自己的教学带教进行反思和总结,没有对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教学思维也没有创新,以至教学没有长足的进步。提高军队医学院校教师的素质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1  加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高军事医学院校教师素质所谓教师专业化[2,3]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它是现代教育发展和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必然趋势。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自身主动地学习和努力,也需要高校为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条件。只有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和创设良好的外界环境这两方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提高教师素质。而医学专业存在学科发展快、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医学院校在教育培养上更应严格把关,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军事医学不应单从军事角度考虑,而应该与社会医学结合,在现代战争环境下更应注重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

    1.1  实施规范培训教育,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  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措施。领导重视、科学计划、合理安排、严格考核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院校应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结合培训大纲,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质量。为此我校进行了教师素质教育改革。我校出资专门把担任授课的青年教师送往地方重点高校进行分批脱产培训学习。学习的内容有“高等教育心理学”、“公共关系与高校教师形象”、“教师语言与课堂教学艺术”、“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改革展望”、“CAI课件制作”、“医学教育概论”、“医学社会学”等。通过规范培训教育,使教师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心理学、高校教师形象、教师语言与教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一般基础知识,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规范培训学习结束后,考核合格者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授课教师有了资格认证,才能有资格担当临床医学课的授课教师。通过这一举措,加强了青年教师这一教育主力军的综合素质建设。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积极努力探索师资培训体系,整合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使之朝着更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发展。

    1.2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持续发展  作为军医学院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和我军现代化建设需要,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备三军联勤军事医学及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军事医学人才。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不进行强有力的继续教育,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职业水平就将停滞在原有的水平上。高校要把继续教育形成制度化,把继续教育变成全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作为教师本身应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这将对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起到重大作用。同时要为民树立服务意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通过平时坚持不懈的为民服务,才能积累知识,关键时刻才能派上用场。

    2  加强和平时期的军事卫勤演练,确保战时各项任务保障“山雨欲来风满楼”。现代战场高科技作战样式新、未来战争存在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向后勤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目前军队医学院校教师同志存在的和平麻痹思想和重专业技术轻军事训练等错误认识,加之未来高科技战场伤员批量大、伤情复杂,必须开拓救治训练的新领域。因此,平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医学卫勤演习十分必要,每一名军事医学人才应时刻牢记军事训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端正思想,统一认识,要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围绕“打赢”,瞄准“一流”,确保军事机动卫勤分队能够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训练科目和各项保障任务。在做好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拓展训练途径,保证训练时间,落实训练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要严格按照战时卫勤保障需要展开训练,着眼训练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科学施训,做到专业对口、定人定位、全程参训,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做到军事医学教师的高素质性。

    3  健全激励评价制度,促进军事医学院校教师健康全面发展

    3.1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  高校应健全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4],综合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根据学校实际和组织发展目标,灵活采取与教师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等不同的激励策略,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金计量办法,真正体现出公开、公正、合理的要求。国家今年大幅度提高军队待遇,确实想留住高素质人才。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是:每年进行一次优秀教师、三名(明)教师的评选,今年,我校经学员满意率网上测评、授课擂台赛、述职汇报、综合评审等评审程序,评出“教学名师”2名,“教学明星”31名,“教辅明星”8名;近几年曾三次提高课时费的额度,并设有校管课题,学校给予资金资助,创造各种条件促使教师不断成长、发展,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3.2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为促使训练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依据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目标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并以此构建了不同阶段的教学实践评价方案。在一门课程结束后,由全体选课的学生对该教师这一学期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建立积极的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学生评价,自主选课,促使教师进行自我调整。具体的做法是教师授课后,由在场听课的学生、教员当堂按计分器进行打分,有什么问题、建议当场提出,显然这是对教师的一次严格的考验。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综合能力。坚持领导定期听课制、专家教授不定期抽查督导制、教学管理人员跟班听课制。掌握教学工作动态,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定期组织学生评估任课教师的授课质量。另外,每年一次的三名(明)教师评选不仅是一种激励制度,更是对教师成绩的认可、评价与督促手段。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

    4  增强教师合作及科研能力,促进军事医学专业发展教师合作是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如能较大比例地聘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建立高校师资流动运行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到军队医学院校任教,不仅可以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沟通学校之间的联系,将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带进学校。军队教育相对封闭,尤其是医学专业,因此要经常开展军地交流,我校常年聘请全国全军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经常举办回国人员讲座及前沿动态专题会。我校八年制教学还采取第一学年公共课由地方知名大学代为培养的做法,这对于改善教师的学缘结构[5]、促进学校的专业发行和课程更新,拓宽学生视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推动发展,只有加强教师合作,才能启发新的思维,创造新的价值。21世纪教育的三大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又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有用人才。医学教育要求把人看作是完整的人,应达到心理、生理健康目标。而军队医学教师不仅应具备平时观念,更应具备战时观念,时刻为国防卫生事业做准备。从而成为真正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晓玲.教师终身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中国成人教育,2005;11:13-14.

    2  陈一女,徐立清.论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结构的新要求.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101-103.

    3  燕良轼.教师创新心理素质的约定.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2;31(1):73-80.

    4  陈琴,庞丽娟,许晓晖.论教师专业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6):26-32.

    5  林倩.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结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58-62.

 (第三军医大学训练部医学教育研究室,重庆 400038)

作者: 李瑛,陈俊国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