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1期

在中等职业学校免疫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体会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而免疫学却是一门非常抽象同时逻辑性又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知识信息,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使学生由视听而感知,由感知而理解,进而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记忆也就由此而牢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而免疫学却是一门非常抽象同时逻辑性又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知识信息,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使学生由视听而感知,由感知而理解,进而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记忆也就由此而牢固。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中专学生;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以其繁杂的内容、抽象的理论概念和繁多的英文缩写符号常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难懂、难记、难应用。经过多年的免疫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如果能将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于教学中,那么许多难题将迎刃而解。有人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将书本上的内容敲进电脑,用幻灯片代替板书展示给学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要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绝非易事,制作一套优秀课件也绝非一日之工。下面谈一下笔者近几年来在免疫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体会。

  1  通过多媒体展示有趣的动画故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   

  中专生年龄较小,不象大学生一样有着较强的学习自制力和动力,因此要让中专生学好抽象的免疫学,首先就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免疫学中有许多知识点是科学家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发现并将之命名为相应的名词理论,如补体的由来。在授课时笔者首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Bordet发现补体的实验过程,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大脑也在积极地思考。然后趁机提出问题(加热前后的免疫血清有何不同?)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得出了结论(加热前的新鲜血清含有不耐热的并可辅助抗体溶菌的成分)。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学生深刻理解了补体的含义,同时也初步了解了补体的特性和它的重要作用。这么做不仅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急于想知道补体是怎样溶菌的?),让他们获得了成就感,同时也为即将要讲的补体活化和它的生物学作用埋下了伏笔。除补体外的其他一些知识点,如抗体、MHC分子等都有自己的发现史,若采用多媒体制作有趣的动画故事来再现这些实验过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实验结果,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  通过多媒体分步展示模式图使抽象的效应机制直观化
    
  在机体内进行的许多免疫效应机制,如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CTL(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I型超敏反应的效应机制等看不见、摸不着,单靠传统的讲述、板书、挂图等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理解。而如果采用分步展示模式图则会使讲解生动、内容形象直观。学生就会对它们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比如CTL的细胞毒作用的讲解。CTL要杀伤靶细胞,必须先与靶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然后通过释放细胞毒物质杀伤靶细胞或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在讲解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带有不同表面抗原的细胞,然后再展示CTL怎样寻找到具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并与之结合,最后显示CTL杀伤靶细胞的两种方式。这样通过一次次点击鼠标,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CTL细胞毒作用的过程,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枯燥无味、呆板僵硬的感觉。

  3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超链接功能使零散的内容系统化
  
  免疫学是一门逻辑性、渗透性非常强的学科,各知识点既紧密联系又相互渗透。如抗原、抗体、补体、MHC分子和免疫细胞是紧密联系的,同时它们又渗透到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基于这一点,本人在讲免疫应答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超链接功能可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免疫应答在体内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发生发展过程,通常将其人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讲解,即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免疫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阶段和效应阶段。在讲第一阶段时,首先在幻灯片上建立超链接,让它跳回《抗原》一章,复习一下TD-Ag、TI-Ag、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等内容,再跳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章,复习一下MHC-I类分子和MHC-Ⅱ类分子的结构功能。复习完这些相关内容后,再学习不同抗原是怎样被加工提呈的。这样,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轻松掌握了新知识。同样在讲第二阶段时,先将幻灯片跳回《免疫细胞》一章,展示免疫细胞的相关图片,复习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再学习免疫细胞是怎样获得活化信号的。讲第三阶段时,将幻灯片跳回抗体、补体的有关图片,复习它们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无需过多的讲解就让学生明白了免疫应答效应是如何发挥的。因此,利用多媒体的超链接功能,把学过的知识、看过的图片再现,让学生不断温故而知新。同时化零为整,使学生对免疫学有了一个系统而整体的认识和理解,达到轻松掌握免疫学结构体系的目的。

  4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有关的病例图片,激发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的欲望      

  中专生学习时间短,实习时间有限,很难见到各种免疫性疾病的病例。笔者从Internet上搜集了一些青霉素皮试过敏艾滋病念珠菌感染、系统红斑狼疮、新生儿溶血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病例图片,在授课时展示给学生。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后,就会从内心深处崩发出一种震撼、一种欲望,他们急于要知道这些病患的发生机制,迫切想了解这些病患的最新医疗情况。这时,再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免疫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他们分析各种临床现象,让他们学以致用。这么做不仅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医德。
    
  由于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身,并具有动画播放、超链接、幻灯片切换等强大功能,灵活地将它运用到免疫学教学中,不仅克服了传统的以讲解、板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弊端,而且还发挥了明显的优势。多年的免疫学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专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繁多的概念,直观认识了解了各种效应机制,系统掌握了免疫学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临床,而且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作者单位: 265200 山东莱阳,莱阳卫生学校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编辑:齐  永)

作者: 崔艳丽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