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南京中医药大学

我校评选出2007年十大杰出教师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
摘要: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2007年十大杰出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按照评审程序,学校评选出2007年十大杰出教师,他们分别为(按姓氏笔画):王玲玲、刘月仙、汤少梁、严道南、吴承玉、张丽、周金海、施蕴中、赵亭、郭立玮十位同志。2006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江苏省“青蓝工程”优......

点击显示 收起

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2007年十大杰出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按照评审程序,学校评选出2007年十大杰出教师,他们分别为(按姓氏笔画):王玲玲、刘月仙、汤少梁、严道南、吴承玉、张  丽、周金海、施蕴中、赵  亭、郭立玮十位同志。

(附个人事迹)

王玲玲教授,女,中共党员,为第二临床医学院从事针灸专业。当国家“十一五”期间对中医针灸的科研提高投入力度时,能抓住时机,与多个科研医疗机构加强联系,寻求多学科合作,组织学科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如2007年10月初申报国际合作项目“中加合作课题”“针灸优选方案治疗卒中后慢传输便秘临床研究”, 2007年11月申报2008年度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项目“亚洲针灸高峰论坛”。 2007年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针灸诊疗方案和评价研究,成为“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规范化研究”第二承担者。与南京脑科医院合作,开展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总结了“通督调神”治疗抑郁症的方法,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使该项目所总结的有效方案,在国内外广泛传播,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围绕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培养了8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优势互补的研究结果,已经成为近几年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之一。从设计临床治疗和观察方案,到组织人力资源,投入大量精力,连续两个月每天早晨7点前往鼓楼医院生殖中心手术室上班,星期日和五一、国庆的假期都与学生一起在手术室科研工作。一年中针刺介入的试管婴儿病例500余例。2006-2007年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共发表论文5篇,主编针灸学术著作3部。主编的《中华针灸学》继2005年12月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三等奖后,于200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省科技厅课题“不同针灸方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获2006年度首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3等奖。担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主任8年来,艰辛的付出使挂靠学校的临床分会在全国针灸界赢得很高的声誉,对全国针灸学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月仙讲师,女,中共党员,为护理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江苏省教育科学厅的课题《中西医结合高等护理教育模式改革与研究》中主要参加者,排名第3,获得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康复期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课题研究。担任04涉外护理的班主任期间,班级在2005、 2006学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校优良学风”班级,并在2007年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的荣誉称号。作为护理教研室副主任,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了各层次的护理技能操作的教学改革研究,增强了学科教研氛围;组织教研室教学活动,如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的讨论等。

 

汤少梁副教授,男,中共党员,为经贸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从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汤少梁老师在教学方面,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行业背景,为构建 “复合型、应用型、创新适应型”培养规格为特色的高等医药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教学思路:医学药学与经济管理有机整合观、高水平的办学质量观、面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观、学科课程研究的前瞻观和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观;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现实和虚拟相结合、义和利相结合。他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实践,利用自己英语功底比较扎实的优势,同时通过学习合作方澳大利亚专家先进的教学理念,从2002年起率先进行双语教学,同时尝试案例教学,教学对象有研究生和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生,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优秀,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注重教学梯队的建设,形成了在在全国医药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工商管理教学团队,主讲的医药市场营销课程荣获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优秀课程奖,同时担任“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医药市场营销学》的主编;主编“十一五”应用型高等院校经管专业规划教材《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研究方面:主持或者参加省部级和厅级课题8项,其本人主持的主要有: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制药企业竞争战略要素更新的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十一五”规划课题《国际服务贸易视角下的江苏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江苏省中医药局课题《合理用药知识传播体系的建立》等课题;以第一作者或独著的形式在《系统工程》、《光明日报理论版》、《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行政管理》《消费经济》、《中国医院管理》、《国际经贸探索》等权威刊物与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2006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7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药市场营销》;2006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严道南教授,男,中共党员,为第一临床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来,严道南老师主持完成了多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近两年承担了为本科、成教等《中医耳鼻喉科学》; 中西结合七年制等《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硕士生、博士生《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两年,在不同教材、刊物发表多部论文及专著。严道南老师多年来能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努力进行教育创新,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成绩显著。近几年来不断开拓创新,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并取得创新成果,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吴承玉教授,女,中共党员,为基础医学院从事中医诊断学专业。吴承玉老师在教研室老师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近二年来该学科在教学研究、教材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已形成融教学、科研、临床为一体的机构。2006年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7年由其本人主持负责申报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基金项目”申报成功;2007年由其本人主编的《中医诊断学》精编教材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2007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人群中个体差异现象的发现及其相关研究”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7年12月获校“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带头人”称号;申请的发明人专利“一种治疗肺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2007年获国家专利证书。近两年发表论文11篇,出版专著主编1部,教材主编1部,副主编5部,编委2部。近两年完成学校本、专科教学、研究生教学、成人教学任务共12班次、771学时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经考核评定与学生网评均为优秀。在教学中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积极体现师生互动,多渠道交流,努力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序,受到学生好评。指导博士生7人、硕士生1人。每2周组织研究生学术研讨1次,师生间教学相长,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主持研制的教学软件《中医望诊》、《中医舌诊》、《中医脉诊》、《脏腑辨证》、《中医诊断学全程多媒体教学软件》等五项成果获部省级奖5项,成果已在本科与七年制学生、硕博士研究生中广泛使用,受益学生达数千人次,使中医诊断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本学科全程网络教学。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建成中医诊断数字化实验室,并接受了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专家学者参观学习,受到一致好评。此教学成果作为06年国家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亮点展示,得到教育部专家的好评。2007年8月中医诊断数字化实验室成功申报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基金项目。

 

张丽副教授,女,为药学院从事中药分析专业。张丽老师系统承担过所在教研室的所有四门课程,每年都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量,近两年累计年课时为1283学时,指导实习生12人次,担任13名本科生导师制学生的指导工作,同时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在教学过程中,张丽咯是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备课,教学内容注意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注重研究与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手段,高质量地完成了所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教学效果好,教学测评结果排名位于本单位前列。同时能够努力进行教育创新,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课题第一负责人承担一项校级教改课题-“仪器分析仿真试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该课题已按期结题,发表与课题相关文章一篇,所制作课件已挂在校园网上供学生下载使用。近两年,以副主编身份共参与了五本教材与教辅书的编写工作,以编委身份共参与了两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她积极钻研业务,能够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新药研究等各项课题研究,共计十二项,其中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承担江苏省教委课题-中药中有害物质检测与研究;以第二发明人身份获得发明专利二项;以课题第三负责人身份获中药五类新药临床批件三项,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十二篇,其中近两年为六篇。被入选为江苏省教育厅遴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江苏省教育厅遴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人选;获得2007年度南京中医药大学施祖谷奖教金;2006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成员。

 

周金海高级工程师,男,中共党员,为信息技术学院从事计算机专业。周金海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帮助教研室主任,埋头把事做好。有些授课难度较大的专业新开课,如《人工智能》、《微机接口技术》等,勇于挑战。不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上课精神饱满,讲解有激情,力求上好每一堂课。课中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枯燥的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受到师生广泛好评。在实验室的建设中,自编适合信息技术学院学生的《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等,为计算机专业硬件实验室从无到有筹建、正常使用及深层次的改造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参与申报成功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参与申报成功国家与江苏省共同资助的中医诊断学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在教学研究中,与药学院同仁一道研究的“《中药药剂学》远程教育体系构建”2007年已经结题。“《中药药剂学》远程教学网”获江苏省高校第三届多媒体教学竞赛多媒体教学好课件奖。作为主编及副主编编写了两本教材:国家中医药出版社全国招标的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委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遴选的教辅材料。积极指导计算机05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并得到学校的支持,已经启动研究。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07研究生《计算机应用》选修的学生多达180人,理论讲授与实验环节教学一丝不苟。2007年国家重点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全国招标项目中标后已经开始正常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极参与《面向中药水提液膜过程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研究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施蕴中副教授,女,中共党员,为外国语学院从事英语教学。施老师在承担的多门课程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业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图书资源有限、两校区办学的特殊情况,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努力学习计算机技术,开发网上资源,编写了大量PPT用于教学。尝试使用电子图书、网盘、语料库、MSN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教学,这些做法受到学生欢迎,05-06学年第一学期网上评教全校排名第一。思想上重视教书育人,把培养人当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将课程教学与培养人密切结合起来。每接一个新的教学任务,首先编制学生通讯录,并将自己的手机和电子邮件告诉学生,使师生之间联络通畅。在开拓性的工作中,不仅做好承担的具体工作,而且将自己的备课资料、教学经验、科研经验和其他教师分享。施蕴中老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数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教学一线岗位;是外国语学院开办英语本科专业及医用英语硕士专业的开拓者。施蕴中老师师德高尚,敬业勤奋,虽然年近60岁,依然勇于承担重任,积极开拓创新,在短短两年内为英语本科专业的学生新开设了6门专业课程,受到了学生及同事的高度评价;作为外国语学院唯一的一名硕士生导师,施蕴中老师是学院全部14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在满腔热忱地投身教学工作的同时,施蕴中老师积极进行科研活动,近两年内主持、参与省级课题各一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主编教材两本。

 

赵亭讲师,男,为人文社会科学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两课的教学任务越来越艰巨,他主讲的“思想道德修养”“公共关系学”等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演示教学等方法,让许多授课环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勇挑重担,每年都承担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在高评中心统计的每学年最受学生欢迎前50门课程中,三年连续入闱;07年,获得第四届施祖谷奖教金荣誉。从05年起到07年底,共发表了8篇论文,包括核心期刊一篇,科技核心期刊3篇。作为一名教师,同时又是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体会到了“用爱去换取爱”的美好感觉。06年荣获校优秀班主任荣誉。近两年内发表学术论文如下:《医学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调查分析》;《推行“养心”工程,改观医德建设》;《论医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层次、目标和途径》;《青少年“新媒介依赖”病态心理透析》等。目前,正带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的全体教师,以高校两课新方案的施行为契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素质拓展法”引入课堂,改变过去就德育论德育的狭隘思路,将德育置身于素质拓展的宏观视野中进行运做,具体通过“演讲激励法”、“情景剧体验法”、“模拟法庭”等具体方法,融学习于体验过程,取得显著效果。赵亭老师参与了大量公益性活动,98年主持了为迎接省属高校优良校风检查而筹备的大型晚会;99年代表学校参加省教育工委联欢;01年主持了建党80周年合唱比赛;02年策划并主持了党的十六大知识竞赛;2002年到2004年,担任校青年教师联谊会第一任会长和校教工合唱团副团长,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做了很多实际工作,赢得师生普遍赞许。

 

郭立玮研究员,男,中共党员,为中医药研究院从事中药药剂学专业,长期从事中药制剂、生物药剂学、制药工程技术研究,近年致力于跨学科交叉研究,为构筑可体现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中药药剂学理论与技术体系进行不懈探索,在中药微米/纳米、膜分离技术等领域有较深入、系统的研究。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科研基金、中国——丹麦政府科技合作项目、江苏省科委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等十多项部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的已结题及在研部省级以上课题共10项。经过多年的努力,所建立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正逐步形成影响。先后被推选为中国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膜工业协会会刊《膜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江苏省颗粒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机构职务。积极承担了学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作者: 宣传部 2008-2-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