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材市场分析

雪灾之年谈乌梅

来源:中国药材市场
摘要: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梅是药食两用的品种之一,加工的乌梅它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的功效。乌梅以福建的质量较好,四川的产量最大,现在很多地方均人工栽培,野生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大山区,在零七年产新之后,乌梅是一步一个台阶的向上......

点击显示 收起

    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梅分布于我国福建、四川、重庆、云南等南方省份。

    梅是药食两用的品种之一,加工的乌梅它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的功效;以梅制成的话梅,酸甜可口,养阴生津,并能开胃助消化,深受人们所喜爱。
 
    乌梅以福建的质量较好,四川的产量最大,现在很多地方均人工栽培,野生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大山区,在零七年产新之后,乌梅是一步一个台阶的向上攀。

    就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2001年乌梅售价达到16元之位,此价大大提高了农户的采集和加工积极性,2002年梅产新后,乌梅的产量大增,其价随之而跌到7元,2003年坠入低谷2.5元,2004年产新后,市价小有反弹,其售价为3.5元,2005年产新后其价又上攀至7元左右,2006年产新后售价为7.5元。尽管乌梅的价格在逐年回升,但是由于劳动价值提高,加工乌梅的老百姓收益甚微,所以乌梅至2002年以后产量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经过这几年的低价,库存消耗已尽。

    二、由于价低伤农,有的产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形成了老产区不产乌梅的现象;没有换种的也是疏于管理,这就导致了现在的主产区加工乌梅产量逐渐减少。

    三、由于小产区主要是山区的野生资源,而这些山区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出去打工,当地人对其基本不予管理,所以到了采摘季节,当地人就只是采摘一些鲜果去卖,并未将其加工成乌梅。

    四、梅的需求量在逐渐扩大,由于其价格较低,而其生产出来的话梅等食物又很畅销,并且利润较高,所以就形成了与乌梅抢夺资源的态势。乌梅的提取物可制成酸梅汤,酸梅汤酸甜可口,养阴生津,并能开胃助消化,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台湾等地。

    据调查目前产地基本没货,市场货源也少 ,且药商惜售,该品目前市场一般货售价25元左右。

    后续:零八年初的一场雪灾与梅开花的季节不期而遇,据资料显示花期温度对梅的产量影响极大,低于-5℃、-6℃或高于20℃对座果率有明显影响,年平均气温16一23℃。今年的雪灾对其影响程度目前尚无定论,其究竟如何还要等进一步调查,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报道。(袁坤)

作者: 2008-3-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