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材市场分析

牡丹江周边地区药材产新动态

来源:中国药材市场
摘要:金秋送爽,药材飘香,黑龙江省及其周边地区的药材采挖与销售工作于9月止于10月。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蕴藏丰富的道地药材,使其成为黑龙江省药材的主产地之一,也是多商关注的重点药材产区。到笔者发稿时,该地区药材产销工作已基本结束。具体动态报道如下:一、总体走势药材产量(野生与家种)减少,约80%左右的品种供......

点击显示 收起

    金秋送爽,药材飘香,黑龙江省及其周边地区的药材采挖与销售工作于9月止于10月。牡丹江地区位于黑龙江南部,座落在张广才岭、老爷岭脚下,牡丹江流经全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蕴藏丰富的道地药材,使其成为黑龙江省药材的主产地之一,也是多商关注的重点药材产区。到笔者发稿时,该地区药材产销工作已基本结束。具体动态报道如下:

    一、总体走势

    药材产量(野生与家种)减少,约80%左右的品种供不应求,产销两旺,收购商增多,90%左右的品种价格或上涨或坚挺或企稳,只有10%的品种价格低迷不前,近期多数品种成交后或外运或待运,部分品种有商囤积,药农惜售。

    二、产区分布

    牡丹江所辖海林、宁安、穆棱、绥芬河4市和林口、东宁2县,以及温春、兰岗、东京城、渤海、柴河、宝林、绥阳、马桥河等40余个乡镇、林场及百余个村屯。

    三、主要品种

    今年产销的主要品种有: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黄芩、苍术、赤芍、升麻、威灵仙、平贝母、穿山龙、百合、白头翁、玉竹、贯众、刺五加、防风、柴胡、天南星、桔梗、北五味子、大力子、车前子、菟丝子、苍耳子、地肤子、锦灯笼、细辛、淫羊藿、黄柏、白鲜皮、灵芝等,以及熊胆、林蛙油、鹿茸、水蛭、蚂蚁等动物药材。

    四、产量分析

    野生产量:由于持续多年的无序采挖,产量越挖越少,连年减少,今年总量估算为400-500吨左右,同比下降70%左右。

    家种产量:今年总量约为800-900吨左右,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中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产量占约70%左右。

    五、价格动态

    调查显示,有约50%的品种(如:人参、党参、百合、玉竹、黄芩等)价格上涨,同比平均上涨20%-30%之间;有约30%的品种(如:赤芍、苍术、威灵仙、穿山龙等)价格居高不下,走势坚挺,价格小幅(约10%左右)上扬;10%的品种(如细辛、升麻、威灵仙、贯众、地肤子等)价格稳定,其余10%的品种(北五味子、桔梗、西洋参、平贝母等)价格下跌,跌幅各异。

    六、强势品种动态

    在今年产新的众多品种中有8个品种销势活跃,购销两旺,多商争购,价格上涨,是药市的强势品种。具体动态分述如下:

    人参(园参) 为黑龙江省主产区之一,总产量占到全省总量的30%左右,产新前的一个月就有广东、四川、江苏、浙江等大客户来产区探盘问价,并深入到参场实地考察生长状况,与参农签订意向合同。产新后人气很旺,有河北、安徽及本省药厂来产地积极选购,并有一些资金大户介入市场。由于人参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今年采挖面积小,产量亦呈连年减少之势,据了解,今年鲜参产量约为400-500吨左右,同比下降50%左右,为历年最低。产新后不愁销路,收购价与药市价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产新后市价连上三个台阶,鲜参(统货)由上年产新时的55-60元(千克价,产地平均价,下同)产新初期上涨至78-88元,之后又涨至80-92元,10月下旬又涨至92-95元。

    鲜参价格上涨,势必带动各类加工参价格同步上涨。到笔者发稿时,普通红参(下同)30支由180-190元,上涨至255-270元;48支由164-170元,上涨至240-255元,64支由155-164元,上涨至225-240元;80支由146-155元,上涨至195-220元;小抄由140-148元,上涨至185-205元,红参直须由110-130元,上涨至165-185元;白参(带须)由200-240元,上涨至245-340元;白参(无须)由210-250元,上涨至260-350元;生晒参(无须)由205-260元,上涨至280-340元。

    赤芍  为黑龙江省重点产区之一,产量占到全省总量的20%左右,以野生品供应市场。上个世纪野生产量丰厚,产新时遍地盛开芍药花,万紫千红,但由于半个世纪的滥采乱挖,以及产地修路、开矿、造林、垦田、建房等多项人类活动,造成大片赤芍遭灭顶之灾,产量急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产量在50吨以下,同比减少70%左右,产新后产地已无货供应客商,加之药农惜售,更使供应雪上加霜。产新后,价格迅即上涨,收购价由13-15元,上涨至15-17元。产新后不久,10余个产地库存见底,药厂药商见产地无货,便将收购点撤销,转向内蒙、辽宁等地收购。

    北苍术  完全以野生品供应市场,不见家种。野生资源连年采挖,产量越来越少,早年一个产季产量多达1000-2000吨左右,用户在一个收购点几天之内就可以收上来百吨的大货,今年产量下降至50吨左右,同比下降60%,导致南方及江浙一些大药厂、资金大户纷纷转向内蒙、辽宁等地收购。货缺带动价涨,半撞皮货收购价由17-19元,上涨至20-21元;去皮货收购价由18-20元,上涨至20-22元。价升之后持货者与药农惜售,市场供应紧张,药商收购热情降低,继而转向收购朝鲜货。

    刺五加  为主产地之一,以野生品应市,少有家种。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已无大货供应市场,导致产新前后药厂、饮片厂、保健品厂及关内几大药市加上本区流动药商在产地高价收购,上演“争购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根统货产量约为30吨左右,同比减少60%,根选货产量约为150吨左右,同比减少60%,皮统货产量约为10吨左右,同比减少70%,皮选货产量约为8吨左右,同比减少80%。近期产地的购销动态是:销售一空,库存见底,客商无货可收,各类规格的刺五加价格普遍上涨,其中:根统货由5-6元,上涨至8-8.2元,根选货由7-8元,上涨至9-9.5元,皮统货由11-11.5元,上涨至14-16元,皮选货由16-17元,上涨至18-20元。

    关玉竹  为黑龙江主产地之一,2006年之前,野生与家种产量较丰,但因销路不畅,收入较低,药农纷纷弃采弃种,导致产区少有库存。自上年起内销与外销峰回路转,用途拓宽,出口增加,市场需求量与价格双双同比上升50%以上,拉动各地积极采挖与家种。但由于产地连年无序采挖及玉竹生长环境变迁,野生产量逐年减少,家种周期长达2-3年,药农惧怕市场风险,不敢大量种植,导致家种规模小,产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今年价格大涨,也刺激了产区广大群众采挖积极性,产量略较上年增加,但增幅不超过10%,预计今年产量最多在30-40吨左右。自产新至今市价一直上涨不止,收购价由12-13元,上涨至19-20元。价升后产区库存已见底,多家用户已转向黑龙江其他产地和辽宁、吉林、内蒙等地。

    百合  野生产量极少,市场少见家种。由于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加之市价低迷,药农采挖得不偿失,产区少见群众采挖,导致产量连年减少。由于今年价格大幅上涨,刺激群众采挖,但产量仅为10吨左右,产新同时即为流动药商全部收购。统货与佳货收购价分别由20-25元和30-35元,分别上涨至40-42元和45-52元。

    穿山龙  为主产地之一,产量居全省前列,野生与家种均有,但以野生为主。今年用户增加,收购量同比增长20%左右,敞开收购,有多少收多少,收购价小幅上涨,极大地刺激群众的采挖热情。尽管采挖人员增多,但因野生资源锐减,产量仍然少于往年,估算今年采挖量在100-150吨左右,同比减少50%左右。产新后药厂、饮片厂、植物提取厂纷纷派人深入产区收购,药农积极出售,少见惜售和捂盘者。为抢到足够的货源,各家用户均出高价收购,收购价由1.8-2.4元(鲜货)上涨至3.3-4.1元,干品收购价由5.5-6元,上涨至6.5-7.5元,药市价由7.5-8.5元,上涨至9-11元。

    东党参  为东北三省著名的道地药材之一,野生与家种均有,但产量都较少,主要原因是几年前价格较低,采挖与家种效益不如其它品种,近年市场需求升温,价格开始上涨,引起药农关注积极参与采挖与种植,但总产量均低于往年。据估算,今年产量(干品)约为30-40吨左右,同比减少50%。产新后有多商采购,出价不菲,鲜货收购价由9-11元,上涨至15-17元,干品收购价由25-30元,上涨至55-60元,药市价由60-65元,上涨至65-70元,一级品已升至75-80元,价升已引起多商关注。

作者: 丁立威 2011-1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