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胃癌淋巴结增生与p53、nm23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摘要:胃癌淋巴结增生与p53、nm23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9年第3期第19卷基础免疫学作者:王仰坤马乃绪李涌王丽单位:272000山东省兖州市解放军第91医院病理科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突变是人们研究较深入的基因,突变型p53促进细胞的转化〔1〕。nm23基因的存在缺失、扩增和突变,与肿瘤的......

点击显示 收起

胃癌淋巴结增生与p53、nm23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9卷 基础免疫学

作者:王仰坤 马乃绪 李涌 王丽

单位:272000 山东省兖州市解放军第91医院病理科

  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突变是人们研究较深入的基因,突变型p53促进细胞的转化〔1〕 。nm23基因的存在缺失、扩增和突变,与肿瘤的转移有关〔2〕 。我们对87例胃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癌转移与p53、nm23基因表达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1.对象:收集胃腺癌根治术标本87例,局部肿大淋巴结469枚(包括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11枚和淋巴结癌转移258枚)。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癌8例,管状腺癌17例,低分化腺癌35例,粘液腺癌22例和印戒细胞癌5例。标本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4μm厚度切片,常规HE染色。有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者32例(指每例有多枚淋巴结,无1枚淋巴结伴有癌转移的病例),有淋巴结癌转移者65例(指每例有多枚淋巴结,有1枚或1枚以上的淋巴结伴有癌转移的病例)。

  2.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观察方法:将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淋巴组织弥漫增生,髓索加宽交错,少数病例仅在边缘窦有较少和/或较小的淋巴滤泡,增生的淋巴索间免疫母细胞和核分裂易见。中期:主要是淋巴滤泡相对增生,但滤泡的体积较小,淋巴结滤泡占切片面积的2/5至3/5,被膜窦多闭合。晚期:淋巴窦扩张明显,淋巴滤泡几乎不见。淋巴窦内大量巨噬细胞,有的聚集成群。

  3.淋巴结转移癌的观察方法:将淋巴结转移癌分为四期。Ⅰ期:淋巴结的结构未受破坏,边缘淋巴窦或其它区域有单个或数个癌细胞侵犯,呈现散在或3个至5个细胞形成的癌灶;Ⅱ期:转移的癌细胞在整个淋巴结的切片面积占1/3以下,淋巴结被膜完整;Ⅲ期:转移的癌细胞在整个淋巴结的切片面积占2/3以上,淋巴结被膜完整;Ⅳ期:淋巴结及其被膜均被转移的癌组织侵犯,或侵及周围的纤维脂肪组织、肌纤维、腺体等,仅残存较少的淋巴组织。

  4.抗体及染色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抗p53和nm23单克隆抗体为美国DAKO公司产品,即用型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公司。DAB显色,苏木素衬染。用PBS代替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以已知的阳性标本切片作阳性对照,背景不着色为判断标准。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与讨论

  胃癌p53阳性表达增强的病例,局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较少,仅见一些晚期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而p53不表达的病例,局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较多,可见大量早期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相反,胃癌nm23阳性表达增强的病例,局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较多,可见大量早期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而nm23不表达的病例,局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者较少,仅见一些晚期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本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32例,p53阳性表达28.1%(9/32),nm23阳性表达81.3%(26/32);淋巴结有癌转移65例,p53阳性表达56.9%(37/65),nm23阳性表达63.1%(41/65)。研究结果p53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多是低表达,淋巴结有癌转移者多是高表达,这两种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1)。nm23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多是高表达,淋巴结有癌转移者多是低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中伴有癌转移的淋巴结数量多、程度重(尤其是Ⅳ期的淋巴结癌转移)者p53多为阳性表达,相反nm23多为阴性表达。

  p53基因点突变主要位于第5~8号外显子内,基因突变是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与淋巴结伴有癌转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p53基因突变不仅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而且在淋巴结癌转移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早期预测淋巴结癌转移的趋势,了解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结癌转移及其分期,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将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nm23定位于人体17号染色体长臂(17q22 ),编码产物为由152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103的蛋白质,与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高度同源〔3〕 。本研究检测87例胃癌,发现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数量多,或有较多早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者nm23阳性表达率增多,反之减少;淋巴结伴有癌转移的数量多,或有较多Ⅳ期的淋巴结癌转移者nm23阳性表达减少,反之增加。研究结果,nm2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数量和分期呈正比;与淋巴结伴有癌转移的数量和程度呈反比。

  本研究发现,早期胃癌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阶段,p53低表达而nm23高表达;而晚期胃癌和淋巴结伴有癌转移阶段,p53为高表达而nm23低表达。可能p53突变多发生在细胞的癌变过程中,nm23失活多发生在细胞的转移过程中。提示p53基因突变对nm23基因失活有一定影响作用,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进展、转移,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Tahara E.Genetic alterations in huma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the application to molecular diagnosis. Cancer, 1995,75∶1410-1417.

  2 Sawan A,Lascu I,Veron M,et al.NDPK/nm23 expression in human breast cancer in relation to relapse,survival,and other prognostic factors: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J Pathol,1994,172∶27-34.

  3 Backer JM,Mendola CE,Kovesdi I,et al.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and 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 activity of human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s nm23-H1 and nm23-2.Oncogene, 1993,8∶497-502.

(收稿:1998-03-04  修回:1998-06-20)


作者: 风清扬 2009-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