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7期

一起流脑爆发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分子分型研究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一起C群流脑爆发疫情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疫情中分离的6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的PFGE谱型相同,聚类图谱分析相似性为100%,而与韶关翁源1株从健康人分离到的菌株谱型完全不同。结论PFGE可以作为爆发流行中对细菌进行鉴定和确......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一起C群流脑爆发疫情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 方法 对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后,并进行PFGE分析和确定分子分型。 结果 在疫情中分离的6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的 PFGE 谱型相同,聚类图谱分析相似性为100%,而与韶关翁源1株从健康人分离到的菌株谱型完全不同。 结论 PFGE 可以作为爆发流行中对细菌进行鉴定和确定菌株的感染来源。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鉴定

  Study on the typing of strains isolated from an outbreak of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through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si.

  LIU Mei-zhen, KE Bi-xia, DENG Xiao-ling, et al.

  (Guangdo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angzhou 510300, Guangdong,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rains isolated from an outbreak of epidme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occurred in Donggua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due to Neisseria meningococcus of C Group ( Nm C).  Methods  The seven strains of C group of Nesseria meningitis isolated were molecularly typed by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 after ser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Results  The mapping of six out of the seven strains were belonged to the same pattern by PFGE with  similarity of 100% and the mapping of another strains isolated from Wengyuan of Shaoguan City was totally different.  Conclusion  This outbreak of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is caused by Nm C and PFGE can b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an outbreak of a disease.
   
  Key words:Neisseria meningococcus;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Differentiation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冬春季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在我国属于重点防治的乙类急性传染病。我国过去曾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流行。自1985年开始,全国实施了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荚膜多糖菌苗接种,流脑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多年来,全国流脑流行菌群主要是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由C群引起的流脑暴发疫情较为少见。2004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发生了一起流脑局部暴发,这是广东省近年来经病原学证实的首起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的暴发疫情[1]。我们对该起疫情进行了深入调查,从病人及其接触者中共分离到6株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本文使用 PFGE 技术对菌株进行 PFGE分析,并进行菌株分子分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与分离鉴定  6株C群Nm 来自2004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暴发流脑的病人菌株及病例接触者菌株。本次疫情共发病3例,其中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1例。从女性患者(病例3 18岁,安徽省宿州县芦苓镇人)脑脊液中分离到菌株,经鉴定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其菌落形态、生化反应均符合脑膜炎奈瑟氏菌特征,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传染病所生产的诊断血清进行玻片凝集,鉴定为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另从暴发点病人(病例1和2)密切接触者及同厂工作环境相同人员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C群Nm 5株。1株C群Nm为2005年韶关翁源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调查所分离到的菌株。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限制性内切酶Nhe I购自大连宝生物(TaKaRa)公司、Xba Ⅰ酶购自美国Promega 公司;蛋白酶K为MERCK公司产品:脉冲场电泳用琼脂糖为为美国Cambrex公司生产的SeaKem Gold Agarose。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5ml试管为BD公司Falcon 2054。

  1.3  主要仪器  PFGE仪为 BIO-RAD CHEF MAPPER 电泳仪,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为Gel Doc EQ(Bio-rad)。测定细菌浓度使用美国DADE BEHRING公司产品的细菌浊度仪(Micro Scan Turbidity meter)。其他主要仪器包括恒温水浴箱离心机。

  1.4  实验方法  参考Bygraves,Maiden[2]的方法进行PFGE分型。使用内切酶为 NheⅠ。电泳条件:初始脉冲时间1S;最终脉冲时间25S;电压6V/cm;电泳时间16h;温度14℃。具体步骤如下。

  1.4.1  胶块制备  挑取单菌落,在普通血平板上密集画线,37℃ 5% CO2培养18~24h,用接种环从分离培养的培养皿上刮取适量细菌,均匀悬浊于 盛有2ml细胞悬液(CSB)的5ml一次性试管中,用浊度仪测定其浊度,并调整至 5.4~5.6Mc Farland。取 400μl 细菌悬浊液于相应的 1.5ml eppendorf 管中,置于37℃水浴中孵育 5min。每管加入20μl 蛋白酶k 混匀,使其终浓度为0.5mg/ml。制备好1% Seakem Gold:1%SDS,置于 56℃水浴箱中。在eppendorf管中加入 400μl 的1% Seakem Gold:1%SDS,用枪头轻轻混匀,加入模具,避免气泡产生,在室温下凝固10~15min。

  1.4.2  细胞裂解  配制细胞裂解液(CLB):每5ml 细胞裂解液加入 25μl 蛋白酶 K(20mg/ml),使其终浓度为0.1mg/ml,混匀。每个管子加入5ml 蛋白酶 K/CLB 混合液。确证胶块在液面下。管子在 54℃水浴摇床中孵育2h,转速约170转/min,纯水和TE放在 50℃水浴摇床中预热。

  1.4.3  胶块洗涤  每管中加入15ml 预热的纯水。确保胶块在液面下而不在管壁或盖子上,放50℃水浴摇床中,10min,重复一次。倒掉水,加入 15ml预热的TE,在 50℃的水浴摇床中摇15min,重复3次,倒掉TE,加入10ml TE,放在4℃冰箱保存备用。

  1.4.4  胶块内DNA 酶切  按照每200μl总体积缓冲液M含180μl纯水和Buffer M 20μl,混匀。在每个1.5ml eppendorf 管中加入200μl缓冲液M 的稀释液。切下2mm 宽的胶块放入1.5ml eppendorf 管中,确保胶块在液面下面,放在37℃水浴中孵育10~15min。在用稀释缓冲液孵育的过程中,按照每200μl总体积酶切缓冲液中含纯水78μl、Buffer M 20μl和酶(10U/μl)2.14μl,混匀。每管加入 200μl混合液,确保胶块在液面的下面,在37℃水浴中孵育至少2h。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标准株H9812的胶块(用缓冲液H,XbaI酶切)。

  1.4.5  加样  从37℃水浴中取出胶块,平衡到室温。用枪头吸出酶切混合液,每管加入200μl 0.5×TBE。把胶块加在梳子齿上,用吸水纸的边缘吸去胶块附近多余的液体,在室温下风干约 3min。把梳子放入胶槽,确保所有胶块在一条线上,并且胶块与胶槽的底面相接触。从胶槽下部中央缓慢倒入100ml 熔化的55~60℃ 平衡的1%SKG。在室温下凝固 30min 左右。

  1.4.6  电泳  加入 2.2L 0.5×TBE,关上盖子。 设置电泳参数。电泳时间为16h。记录电泳初始电流。电泳结束后,0.1μg/ml的EB染色30min,于纯水中脱色30min,换水3次,用Gel Doc EQ拍摄图像。转换成*.tif文件用于处理分析。用Bionumerisc V4.0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UPGMA,聚类相似系数(距离)采用的是基于条带比较的Dice。

  2  结果

  2.1  血清学鉴定  从东莞病人及病人密切接触者中分离的6 株菌及2005年韶关翁源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调查分离的1株菌株,经血清学及生化鉴定均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

  2.2  PFGE图像分析  从图1看出,东莞C群病人(病例3)菌株与前两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分离的5株C群Nm菌株的PFGE谱型完全相同。与2005年韶关翁源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调查所分离到的C群Nm菌株PFGE谱型明显不同(图1)。图像文件使用 Bio Numerics(Version4.0)数据库软件进行处理,识别图像条带。聚类图谱分析相似性在100%。从PFGE结果我们可以追溯出,2004年东莞市C群流脑暴发疫情确实是由同一克隆菌株引起的。

  3  讨论
   
  脉冲场凝胶电泳是目前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广泛接受的方法之一, 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重复性好、分辨率高 、结果稳定、易于标准化的优点, 能在细菌基因组很庞大的情况下,尽可能反映较多的变异信息。它可以用于大分子DNA 的分离,其分辨范围达到10Mb。通过分型可以鉴定比较菌株是否一致,对于细菌性传染病监测[3,4]、传染源追踪、传播途径调查和识别等暴发调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5,6]。目前以美国CDC发起,全球20多个国家参与的PULSENET 就是由 PFGE 技术为核心,在世界范围的疾病监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美国Swaminathan等人已经发展了针对大肠杆菌O157:H7、沙门菌属的 typhimurium 血清型、李斯特菌、志贺菌属等的标准PFGE 操作方法[3],并建立了大肠杆菌O157:H7的全国监测网络PULSENET和 PFGE 指纹图谱数据库。中国也加入了这个网络,并开始建立各病原菌PFGE 分析标准化操作规程,建立标准图谱数据库。
   
  图1  广东7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 PFGE 分型电泳图(略)

  注:M为Salmonella(H9812)参考标准株DNA经过Xba I酶切之后电泳,1为从病人分离到的C群Nm菌株,6为2005年韶关翁源健康人群流脑监测分离到的C群Nm菌株。2~5和7等5株均为从病人(首两个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分离到的C群Nm菌株。
   
  本次疫情在20d内发生3例流脑病例,看似散发疫情,但3例均为同一工厂员工。第1例及第2例均没有分离到菌株,第3例病人与前两例也没有明确的接触史。为了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将从第3例病人分离到的C群Nm菌株与第1例、第2例的密切接触者分离到的C群Nm菌株进行PFGE 分析,图谱结果完全一致,可以证实该起疫情来自同一菌株。
   
  近年来广东省流脑有一明显的特点是民工流脑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往往是聚集性发病。因此,今后对流脑预防控制措施作相应调整,一旦发生流脑疫情尤其是外来人群聚集的地区,除了采取通风等综合性措施外,应及时对重点人群应急接种A+C流脑多糖疫苗,对密切接触者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预防性服药,防止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

【参考文献】
    [1] 刘美真,杜志明,张莉萍,等. 广东省2004年流脑监测结果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05,4(31):18~20.

  [2] Bygraves JA,Maiden MC. Analysis of the cl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ains of N.meningitides by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J]. J Gen Microbiol,1992,138:523~531.

  [3] Swaminathan B,Barrett TJ,Hunter SB,et al.PulseNet:the molecular subtyping network for foodborne bacterial disease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J]. Emerg Infect Dis,2001,7:382~389.

  [4] Bender,JB,Hedberg CW,Besser JM,et al.Surveillance for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infections in Minnesota by molecular subtyping[J]. N. Engl J Med,1997,337:388~394.

  [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Outbreaks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infections among children associated with farm visits-Pennsylvania and Washington,2000[J].Morb Mortal Wkly Rep,2001,50:293~297.

  [6] Gouveia S,Protor ME,Lee MS,et al.Genomic comparisons and Shiga toxin production among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isolates from a day care center outbreak and sporadic cases in southeastern Wisconsin[J]. J Clin Microbiol,1998,36:727~733.


作者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广州 510300;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东莞 511700.

作者: 刘美真,柯碧霞,邓小玲,钟豪杰,谭海玲,陈经雕,张莉萍,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