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6期

传统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0例报告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肩周炎传统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因此又称为五十肩、冻结肩。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近几年采用传统手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均为门诊选择单肩患者,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诊断标准[1]。手法治疗10次为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肩周炎 传统手法 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因此又称为“五十肩”、“冻结肩”。以肩部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近几年采用传统手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均为门诊选择单肩患者,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诊断标准[1]。本组360例中,男164例,女196例;年龄34~70岁,平均52.3岁;右肩237例,左肩123例;病程3个月~4年,平均6.4个月;手法治疗10次为一疗程,平均1.6个疗程。

    2  治疗方法

    2.1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侧,取合谷、太溪、太渊、尺泽、手三里、曲池、肩中俞、肩井、天宗、风池穴,采用拇指点按法,以得气为度。

    2.2  用滚法分别对斜方肌、岗上肌、岗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等肩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放松。

    2.3  以刚柔相济的一指禅为主,辅以分筋、理筋手法,施术于肩胛骨内上角,肱二头肌长肌腱和短肌腱、喙肱肌,力度由轻到重,使局部产生热胀感,并向前臂放散。

    2.4  医者立于患者后侧。以右侧患肩为例,左手扶持患侧肩关节,右手握患侧手腕,牵引下以肩关节为中心做旋转,范围由小到大逐渐用力。

    2.5  患肢屈肘放于胸前,医者立于患者身后,一手托患肢肘部慢慢上抬,一手握腕部向健侧肩部牵拉,力度要循序渐进。

    2.6  患肢后伸内旋屈肘,医者一手扶持肱骨上段贴于胸壁,一手扶前臂慢慢上抬,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

    2.7  弹拨肩前肩胛下肌和腋前壁胸大肌肌腱、肩前关节囊及腋后壁肌肉。

    2.8  嘱患者放松,揉、抖、牵、搓患肩及患肢结束全部治疗。

    2.9  手法后嘱患者每日两次做患肩功能锻炼。方法有患肢摸墙爬高,用健肢协助做患肩各方向功能活动,以能耐受为度。

    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疗效标准[1]。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或基本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4  结果

    本组360例中,治愈265例,好转75例,未愈20例。总有效率94.%。治愈率73.6%。

    5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痹之成因乃风、寒、湿三邪合而为之。由于禀赋素弱、年老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气血凝滞,“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人至中年,肩周各组织发生了退行性改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严重,各种诱因均易导致肩周非特异性炎症发生,疼痛会使关节运动减少,加之炎性物的沉着、胶原纤维的变性,进而发生组织广泛粘连,滑囊及关节囊增厚闭塞,失去弹性并挛缩,最后导致肩周各方向活动障碍。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主要是恢复其肩关节功能,手法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温经散寒、止痛、解除粘连。正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克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入心故相引而痛,按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手法后配合自身功能锻炼,注意肩部保暖,避免劳累损伤是稳固疗效、减轻粘连不可缺少的治疗环节。

    治疗时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法力度应渐进柔和,切忌暴力。因此,须以通经活络、放松肩周软组织作为治疗基础,以展筋、分筋解除关节囊和肌肉粘连为治疗的关键;善后手法可减轻治疗中的疼痛刺激,这对于提高和巩固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总政黄寺干休所门诊部,北京 100011

作者: 王肇才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