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4期

自拟参莲四白五黄汤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最基本方式,尤其对急性白血病,免疫治疗、骨髓移植成功的例数也在逐年增多。对于中枢系统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考虑给予放射治疗,但临床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我院采用自拟参莲四白五黄汤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点击显示 收起

  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最基本方式,尤其对急性白血病,免疫治疗、骨髓移植成功的例数也在逐年增多。对于中枢系统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考虑给予放射治疗,但临床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我院采用自拟参莲四白五黄汤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因心悸、气短、发热,左上腹部痞块3个月余,于2003年5月16日入院。查体:T 37.5℃,P 116次/min,BP 170/110mmHg,两肺呼吸音清,胸骨下段有轻度压痛,心肺正常,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左肋缘下5.0cm,质地稍硬,轻度压痛,肝未触及,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实验室检查:(1)血象:血红蛋白151g/L,红细胞4.11×1012/L,血小板310×109/L,白细胞19.6×109/L。分类:原始粒2%,早幼粒5%,中幼粒20%,晚幼粒3%,杆状核20%,分叶核39%,嗜酸5%,嗜碱2%,淋巴4%。(2)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92.5%,红系占7%,粒∶红=13.36∶1;分类:原始粒1%,早幼粒2.5%,中幼粒31%,晚幼粒12.5%,杆状核25%,分叶核10%,嗜酸10%,嗜碱0.5%,中幼红1%,晚幼红6%;成熟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淋巴细胞0.5%,比例减少。血小板成堆易见。染色体ph(+)。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中医辨证为邪毒内陷,耗伤气血所致瘕积聚之证。治疗宜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攻邪抑癌。遂用自拟参莲四白五黄汤10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剂服3次。自拟参莲四白五黄汤药物组成如下:人参10g,半枝莲30g,白术15g,白花蛇舌草30g,生地黄30g,黄芪30g,黄芩15g,黄连10g,黄药子15g,当归15g,夏枯草15g。16日后复诊血象:血红蛋白141g/L,红细胞4.85×1012/L,血小板115×109/L,白细胞12.1×109/L,晚幼粒细胞11%,分叶核61%,淋巴24%,单核3%,嗜酸1%。患者热退,诸证减轻,脾左肋下3cm。效不更方,继续服自拟参莲四白五黄汤10剂。三诊:2003年6月16日,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45g/L,红细胞4.85×1012/L,血小板142×109/L,白细胞8.2×109/L,嗜中性58%,淋巴39%,嗜酸2%,嗜碱1%。完全缓解骨髓象。患者食欲、体重增加,诸证已罢,但身体久病仍虚,故自拟参莲四白五黄汤继续服3个月,服法同前。四诊:2003年9月1日,诸症悉除,血象、骨髓象均正常,遂停用一切药物观察,随访至今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并坚持正常工作。

  2  讨论

  本例患者出现症状后能及时就诊,早期采用中药治疗故能取得满意疗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属于中医学“虚劳”、“血证”、“温病”的范畴,发病机理多为邪毒内陷,耗伤气血所致瘕积聚之证。症见:骨髓和血液中粒细胞明显增多,并伴有贫血、发热、汗出、乏力、纳差、腹胀、身痛、脾肿大等。笔者自拟参莲四白五黄汤治疗本病,其功效主要是用人参、白术、黄芪、当归、生地和白芍,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以解本虚;佐以黄芩、黄连清热泻火,以解标实;再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白芥子、黄药子攻邪抑癌,以达扶正与攻邪兼顾。诸药合用共奏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之良效。

  作者单位: 134001 吉林通化,通化市江东医院

  (编辑:江  枫)

作者: 姜 蓉,王春林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