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3期

一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的调查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疾病爆发流行。学生2004年9月10日至11月30日,重庆市长寿区晏家街道一所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相继发病218例,罹患率为14。0%,未发现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因疫情报告晚、处理不及时以及防制措施未落实,使发病人数不断增多,波及毗邻的3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导致疫情不断扩散和蔓延。...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腮腺炎;疾病爆发流行;学生

  2004年9月10日至11月30日,重庆市长寿区晏家街道一所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相继发病218例,罹患率为14.0%,未发现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因疫情报告晚、处理不及时以及防制措施未落实,使发病人数不断增多,波及毗邻的3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导致疫情不断扩散和蔓延。现将该起疫情爆发流行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情况

  晏家街道辖区内有21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首发学校晏家小学位于晏家街道中心,全校有6个年级,25个班,学生1 504人(男生803人,女生701人),教职员工54人。该校周围有2所幼儿园和1所中学,彼此毗邻。按《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规定的诊断方法,此次爆发流行共诊断腮腺炎病例218例,罹患率为14.0%。

  2 流行病学特点

  2.1 时间分布      

  首发病例9月10日发病,至11月30日出现最后1例病例,长达86 d,其间有4次高峰,分别为9月29日(13例)、10月10日(13例)、11月1日(27例)和11月15日(18例)。

  2.2 人群分布      

  全校累计发病218例,分布于6个年级25个班,教师发病2例,学生发病216例。其中男生发病129人,罹患率为16.1%;女生发病89人,罹患率为12.7%,男∶女=1.5∶1;发病年龄在6~12岁,8岁组(二年级)发病最多,发病72例,占33.33%。与该校相邻的幼儿园和中学共报告病例48例,发病时间在10月28日后。

  2.3 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大多相似,大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及食欲低下等症状,单侧腮腺肿大61例,双侧腮腺肿大157例。218例病例均无并发症。

  3 讨论

  该起腮腺炎疫情流行时间长,波及面广,发病人数多,为多疫点、多传染源的爆发疫情。此次疫情爆发的原因:(1)疫情报告不及时。首发病例9月10日发生后至接到疫情报告时间(28日)长达18 d,为腮腺炎1个平均潜伏期内,导致发病第1个高峰(9月29日)。因“十一”学生放假,学校未报告病例,学生返校后病例突然增多才报告,出现第2次高峰(10月10日),实际为第1次高峰的延续。(2)首发病例未及时隔离。首例患者发病后在乡村医生处进行简单处理后继续上课,成为重要的传染源。(3)人群免疫水平低。晏家地区近几年未开展过腮腺炎疫苗接种,也未发生大规模的腮腺炎流行,隐性感染机会少,人群免疫水平低下,一旦有传染源进入,极易引起爆发[1]。(4)学校落实防制措施不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9月28日对发病学校建议采取以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但学校以实行“一费制”、疫苗价格过高为由,使疫苗接种未能实施,致使疫情迁徙不断的发生。“麻腮”二联疫苗抗体产生时间长(约15 d),造成应急接种控制流行效果不显著[2]。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月30日对学校高危人群开展了“麻腮”二联疫苗应急接种,但潜伏期的病例仍然发病,出现第4个发病高峰。

  疫情发生后,采取了隔离治疗传染源、广泛开展疫苗应急接种、大力宣传防治知识、学校内外环境每日消毒、加强学校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等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蔡一飚.一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调查.中国计划免疫,2001,7(6):351.

  [2]张予根.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2,14(1):17.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01220。

作者: 雷群建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