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2期

一起饮用水污染致细菌性痢疾爆发的调查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疾病爆发流行。学生保健服务随州市某中心小学自2006年11月14日起,部分学生先后出现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至11月21日共发病58例,罹患率为16。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定为一起饮用水污染导致宋内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爆发。中心小学有8个教学班,学生356名,教师31名。...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痢疾,杆菌性;疾病爆发流行;水污染;学生保健服务


  随州市某中心小学自2006年11月14日起,部分学生先后出现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至11月21日共发病58例,罹患率为16.29%。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定为一起饮用水污染导致宋内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爆发。

  1  基本情况
   
  该校距镇区500 m,周围无居民,环境相对封闭。中心小学有8个教学班,学生356名,教师31名。学校设食堂1所,炊管人员3名。180名学生走读,其余学生在校住宿;走读学生三餐在家中就餐,住校生在学校就餐。学生生活用水的水源有2处,一处位于500 m外的河水水井,一处位于800 m外稻田边缘的水井,学校生活用水常抽取河水水井的水。但在发病前1天(11月13日),由于另外1所中学抽取了河中水井的水,导致中心小学用水出现紧张。中心小学于11月14日8:00启用了稻田水井。2处水井的水直接抽取流入蓄水池,池水未经消毒处理,直接供学生生活饮用。学校每天每班提供约25 kg开水,教职工饮用纯净水。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时间分布  首发病例11月14日16:00开始出现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症状,14日晚20:00病例出现高峰,18日病例开始减少,至11月21日止。病例主要集中在14-16日,占70.69%。58例病人中,男生35例,罹患率为18.81%;女生23例,罹患率为1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P>0.05)。

  2.2  人群分布  全校学生356名,发病58例,罹患率为16.29%,教职工未见发病。在发病的学生中,以10,11岁年龄组为多,占发病总数的61.40%,见表1。

  表1  某小学58例患病学生年龄构成(略)

  2.3  班级分布  在发病的学生中,以四~六年级发病为多,占病例总数的64.91%,发病率也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χ2=11.62,P<0.01),见表2。

  表2  某小学58例学生发病班级构成(略)

  2.4  临床表现  58例患病学生均在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多数学生起病较急,开始出现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腹泻在发病2~3 h内出现,一般腹泻每天4~7次,腹痛、里急后重症状较明显。经对症处理和抗生素治疗,所有病例症状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 d,2次阴性为痊愈[1]。

  2.5  流行因素分析  对356名学生11-13日的可疑食物进行调查表明,教职工未在学生食堂就餐,无病例发生。发病者无共同的进食史,住读、走读学生发病率分别为18.18%和1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05),可以排除饮食因素。喝自来水管水的学生发病率为23.21%,未喝生水的发病率为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P<0.01),其相对危险度为9.21。提示喝生水是引起此次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共同因素。

  3  实验室检测
   
  根据当地卫生院、诊所就诊登记,并对所有就诊者、教师、炊管人员进行个案调查,对调查当天就诊的病例采集粪便;已治愈病例、部分教师、炊管人员进行肛拭采样,培养致病菌。同时采取当天学生食堂所提供的食物、餐具、炊具、自来水末梢水、2个供水水井的水源进行实验室检测。
   
  按《法定传染病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执行。志贺菌分离、培养、鉴定方法按国家有关标准(GB 4789-94,GB 16002-1995)及实用卫生检测技术大全[2]要求进行。志贺菌诊断血清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30401)。食品检验方法按GB 4789-94执行,饮用水检验方法按GB 5750-95执行。
   
  32例学生粪便常规镜检显示:WBC(+)、潜血试验阳性32例;白细胞(+)26例;吞噬细胞20例。该校食堂的12份食物、餐具、炊具检验培养,未检出致病菌。20名教师、3名炊管人员肛拭样本培养,未检出致病菌。水管末梢水、稻田水井、河中水井的细菌菌落总数分别为260 cfu/mL,520 cfu/mL,50 cfu/mL;大肠菌群自来水管末梢水、稻田水井均大于230 MPN/L,河中水井未检出。6例病人粪便培养,4例检出宋内志贺菌。

  4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定此次学校肠道传染病爆发为一起宋内志贺菌污染饮用水水源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水型爆发。
   
  在流行因素的调查中,支持污染饮用水源疫情爆发的原因:(1)备用水井处于稻田边缘,而在启用之时,水源未经消毒直接抽入水塔。虽然11月14日8:00备用水井水源仅抽取了1次,以后未再抽取,但在11月19日8∶00采集自来水末梢水时,细菌总数仍为260 cfu/mL,大肠菌群大于230 MPN/L,表明该水源被人畜粪便污染。(2)学校供应开水量人均不足500 mL,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直接导致学生饮用未经消毒的自来水。(3)未饮用受污染的自来水的学生和教职工无发病,学生发病率为2.52%。(4)家庭就餐与学校就餐的学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喝生水者是未喝生水发病者发病率的9.21倍。
   
  学校疫情蔓延的另一个原因是疫情报告不及时,当11月14日22:00同一学校相似症状的大量学生发病时,未引起卫生院门诊接诊医生高度重视,卫生院、学校既未向上级业务部门报告,又未采取任何控制措施。因此,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必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做好学校饮食卫生各质量关键控制点的控制,以确保广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4:140-151.

  [2] 周本正,主编.实用卫生检测技术大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38-340.


作者单位:湖北省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41300

作者: 金晓舟,彭斌,冷宏昌,叶峰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