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8期

丙泊酚与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骨折及关节脱位复位术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笔者将丙泊酚配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骨折及关节脱位复位术40例,重点观察其麻醉效应、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骨折及关节脱位复位术患者40例,包括肱骨、桡骨、胫骨等骨折复位和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脱位复位术,均为闭合性选择手法复位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14~56岁,体......

点击显示 收起

    丙泊酚因具有作用起效快、苏醒快及苏醒质量高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存在镇痛作用弱、呼吸和循环抑制等不足。笔者将丙泊酚配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骨折及关节脱位复位术40例,重点观察其麻醉效应、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 Ⅰ~Ⅱ级骨折及关节脱位复位术患者40例,包括肱骨、桡骨、胫骨等骨折复位和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脱位复位术,均为闭合性选择手法复位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14~56岁,体重41~72 kg。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常规禁食6 h以上,复位术前肌注阿托品0.5 mg。常规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先缓慢静注芬太尼1~2 μg/kg,5 min后,再静注丙泊酚1.5 mg/kg,速度3 mg/s,待患者入睡后行骨折及关节脱位复位术。

    1.3  评判标准  以睫毛反射消失作为神志消失的标志。睁眼呼之能应作为意识恢复的标志。HR<60次/min,RR<12次/min,SpO2<94%及MAP下降幅度>25%作为对呼吸、循环抑制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2  结果

    所有患者用药后都能安静入睡耐受手术。麻醉效果优者,即术中无肢体活动者36例,占90%;术中略有肢动,不影响操作的肢体活动者4例,占10%,其中2例追加丙泊酚1.5 mg/kg。没有出现复位术期间肢体活动而影响复位无法进行的问题。从注射丙泊酚到意识消失时间为(31.0±5.4)s,平均手术时间(5±2)min,从意识消失到恢复时间 为(11.5±  3.7)min。用药后HR、SpO2、MAP和RR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但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3例MAP下降1.30~2.60 kPa,未行特殊处理;4例术中HR减慢至54~58次/min;2例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浅慢、SpO2降至92%~94%,1 min左右自行恢复。

    3  讨论

    丙泊酚作为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镇静时患者感到舒适、镇静深度容易控制、停药后能快速清醒的特征而用于临床。同时,丙泊酚也存在推注过快及产生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短暂的呼吸抑制,注射痛等不良反应及镇痛作用弱的不足,其与用量及注射速度成正相关。在临床工作中探讨在丙泊酚麻醉时加入不同的辅助药,利用其协同作用,尽量减轻丙泊酚的副作用,达到最好的麻醉效果。芬太尼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小剂量的应用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与丙泊酚联合用于静脉复合麻醉在骨折及关节脱位复位术时可增强镇痛作用而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加用芬太尼后丙泊酚的诱导剂量和总量都明显减少。观察结果表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用于骨折、关节脱位复位术安全、有效,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麻醉苏醒快,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其效果优于单纯用丙泊酚。

    综上所述,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骨折、关节脱位复位术简便易行,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呼吸循环抑制轻,术后苏醒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骨折、关节脱位复位术进行麻醉时,仍应注重监测,备好各种急救设备和药品,以确保患者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作者单位: 409900 重庆,秀山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王巧云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